[发明专利]十字激光测量仪的检验和调节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21036.2 | 申请日: | 2018-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713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盛冬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C25/00 | 分类号: | G01C2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高桂珍 |
地址: | 21303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标定 十字激光 输送线 调节装置 工控机 工作台 检验 测量 定位夹紧装置 自动化流水线 机器人装置 精度要求 偏差反馈 人工判断 位置坐标 转动圈数 测量仪 激光线 螺丝刀 投射 装配 自动化 驱动 检测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十字激光测量仪的检验和调节装置,包括标定屏、CCD相机、输送线、工作台、机器人装置。标定屏的四条周边设有高精度尺,CCD相机安装在标定屏前的不同位置,输送线用于输送待检和已检十字激光测量仪,工作台设置于输送线旁;工作台上设置有定位夹紧装置;CCD相机对投射在标定屏上的激光线位置坐标进行识别和得出偏差,并将偏差反馈到工控机,工控机根据偏差值计算出包括扭矩、转动圈数的参数来驱动螺丝刀进行调节,直到偏差值符合精度要求。本发明实现了自动化检验和调节;本发明排除了人工判断和调节误差,可以提高装配和调节精度,保证产品质量一致性;采用了自动化流水线检测,显著了提高了生产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验和调节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十字激光测量仪的检验和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十字激光测量仪(简称激光测量仪或测量仪)主要由摆体、水平和竖直激光头、基座、可调支脚、微调螺旋等组成,其产品外形如图1所示,内部结构如图 2所示。可调支脚6和基座5间通过螺栓连接,保证基座5的水平高度以及与水平面的夹角可获得调整;转盘4底部装有蜗轮,与微调螺杆10上的蜗杆啮合,旋转微调螺旋,便可微调竖直光线位置;转盘4上安装三根支柱2,支柱2上安装电源板9,支柱2的顶端固定安装支承套1,支撑套1通过短销与套筒连接,且套筒可绕短销转动;摆体3上端通过另一短销与套筒连接,且摆体3可绕该短销转动。水平线激光头7与竖直线激光头8均固定安装在摆体3上,根据激光头器的数量,激光测量仪可分为单线、2线、3线、4线、5线等系列激光测量仪。
十字激光测量仪激光头选用一定波长的激光二极管,激光二极管封装在激光头中,并通过调节螺钉和摆体3连接。水平和垂直激光头的调节螺钉的旋进与旋出带动激光头转动,从而调整光线的位置。
十字激光测量仪上的激光二极管能够发射出一束发散角很大的光束,该出射光束由于具有很大的发散角而在物体表面形成一条或两条明亮的激光线,这样的激光线是利用激光束经过特定的光学元件后可单向展宽的性质实现投射扇形激光面,在与物体表面交汇处而形成的,如图3所示。
由于激光模组固定安装在摆体上,而且是在高精度的工位上进行过精密调试使其在开机状态下达到接近于完全垂直,仪器正常工作时由于摆体受自身重力影响而总是垂直向下,因此十字激光测量仪可以在物体表面投射出水平激光线7-1 和竖直激光线8-1,如图4所示。其中,竖直激光线由上激光头发射出。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首先调平仪器,调节三个可调支脚使外壳顶部气泡居中。对于十字激光测量仪,如果未放平或稍微倾斜,它就会发出警报声。然后根据需要打开水平激光线或竖直激光线,如果要调整水平线高度就需要将仪器安装在三脚支架上。
由于仪器零部件加工和装配的误差,激光测量仪的出射平面会偏离基准水平面,直接影响仪器的准确度与施工质量。激光测量仪因放置和装配而产生的误差体现在水平线的水平度和铅垂线的铅垂度。
目前激光测量仪在生产中的主要调节方法依旧依靠工人的人眼观察和手工调节激光头的调节螺丝来实现保证水平线的水平度和铅垂度,但这种方法精度低,效率低下且劳动强度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双臂机器人、CCD 相机、定制化气动夹紧机构和自动输送线来实现十字激光测量仪的检验和调节的装置及方法,从而提高装配精度、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十字激光测量仪的检验和调节装置,包括标定屏、CCD相机、输送线、工作台、机器人装置,所述标定屏的四条周边设有高精度尺,所述CCD相机安装在标定屏前的不同位置,所述输送线用于输送待检和已检十字激光测量仪,所述工作台设置于输送线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工学院,未经常州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210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