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雷达功能仿真测试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04229.7 | 申请日: | 2018-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883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张家智;孙涛;李娟;李卫兵;刘江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7/40 | 分类号: | G01S7/4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周放;贾博雍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虚拟模型 雷达 实时仿真装置 构建装置 车辆动力学模型 虚拟目标物 测试车辆 测试系统 功能仿真 目标模拟 目标物 参数信息 调试效率 反馈信号 更新结果 交通场景 输出反馈 触发 加载 预设 探测 发送 测试 更新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雷达功能仿真测试系统,包括:虚拟模型构建装置、目标模拟装置、实时仿真装置以及待测雷达;虚拟模型构建装置用于搭建交通场景虚拟模型、测试车辆虚拟模型以及目标物虚拟模型;目标模拟装置用于根据目标物虚拟模型的参数信息模拟出虚拟目标物;实时仿真装置用于加载预设的车辆动力学模型,并触发待测雷达运行;待测雷达在探测到虚拟目标物后,向实时仿真装置输出反馈信号;实时仿真装置还用于根据待测雷达的反馈信号,更新车辆动力学模型的状态,并将更新结果发送至虚拟模型构建装置,使测试车辆虚拟模型做出相应动作。本发明不仅能够提高雷达调试效率、缩短研制周期,而且还能够降低研制成本和测试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级驾驶辅助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雷达功能仿真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道路安全已成为道路交通系统所面临的全球性的挑战。由于各国汽车安全标准的不断提高,导致主动安全技术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近年来呈快速发展趋势。针对ADAS领域的目标识别技术,从不同的工作原理角度,主要通过超声波、激光、图像、毫米波这几种方式实现。而基于整体成本、恶劣环境下的可靠性以及目标识别性能等需求的综合考量,毫米波雷达已成为推动这一领域的关键因素。
目前,由于国内道路设施复杂,楼宇结构繁多,车辆密度较大等情况,使得车辆行驶场景下基于毫米波雷达的无线电技术与传统毫米波安全辅助无线电技术在性能要求方面存在一定差异。目前,应用于汽车驾驶领域的毫米波无线电技术的测试方法及标准在国内尚属空白。从事智能网联汽车研究与行业发展的各个行业协会、团体标准试点单位都需开展相关的测试方案与标准的研究,以解决测试中的主要问题:
1.无法定制极限测试场景,只能根据现有场地进行测试,局限性大。比如对撞工况下,只能进行单车运动对撞测试,碰撞速度有限,而在一些极限工况如相对速度大于200km/h(分别以100km/h速度对向行驶),出于危险系数较高的原因,场地测试很难实现。
2.难以实现定量的可重复性测试。道路试验或试验场测试难以保证测试的重复精度。雷达系统测试需要模拟被控对象的各种工况和输入信号间的各种状态组合关系,特别是雷达系统在实际工作中会面临到复杂的物理环境与电磁环境,比如对向行驶车辆同时发送雷达信号,或者在基站、气象雷达等射频系统附近时的工作性能影响,因此,道路试验或试验场测试的实验过程误差较大。
3.道路试验对场景的测试效率较低。当需要建立多目标、多对象的场景时,无论测试场地或是道路试验,构建场景需实施大量的准备与协调工作,对于需经多次重复的疲劳性测试的ADAS系统,则很难实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雷达功能仿真测试系统,以填补针对ADAS毫米波雷达的非场地道路测试方法的空白。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雷达功能仿真测试系统,包括:
虚拟模型构建装置、目标模拟装置、实时仿真装置以及待测雷达;
所述虚拟模型构建装置用于搭建交通场景虚拟模型、测试车辆虚拟模型以及目标物虚拟模型;
所述目标模拟装置用于根据所述目标物虚拟模型的参数信息模拟出虚拟目标物;
所述实时仿真装置用于加载预设的车辆动力学模型,并触发所述待测雷达运行;
所述待测雷达在探测到所述虚拟目标物后,向所述实时仿真装置输出反馈信号;
所述实时仿真装置还用于根据所述待测雷达的反馈信号,更新车辆动力学模型的状态,并将更新结果发送至所述虚拟模型构建装置,使所述测试车辆虚拟模型做出相应动作。
可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抗干扰装置,在所述抗干扰装置内设有收发天线;
所述待测雷达置于所述抗干扰装置之中,并通过所述收发天线实现探测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042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字TR组件发送板卡同步测试系统
- 下一篇:一种超声多普勒回波信号仿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