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检测三种小麦根茎部病害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50905.3 | 申请日: | 2018-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935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7 |
发明(设计)人: | 于金凤;孙晓凤;李鹏昌;张德珍;徐娜娜;刘爱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6895 | 分类号: | C12Q1/6895;C12Q1/686;C12Q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张红军 |
地址: | 271018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根茎 病害 快速检测 小麦 样本 小麦根腐病菌 小麦纹枯病菌 植物保护领域 多重PCR检测 技术支持 小麦苗期 有效防治 早期诊断 小麦茎 病菌 应用 田间 敏感 检测 | ||
本发明属于植物保护领域,提供了一种快速检测三种小麦根茎部病害的方法。本发明在小麦苗期时对样本进行多重PCR检测,可以同时检测小麦纹枯病菌、小麦根腐病菌和小麦茎基腐病菌,为小麦根茎部病害的早期诊断和有效防治提供技术支持。该PCR检测方法具有特异、敏感、高效等优点,可应用于田间小麦样本根茎部病害的快速检测,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保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检测三种小麦根茎部病害的方法。
背景技术
小麦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在中国的粮食安全和农业现代化发展中都占有重要地位。山东省是中国小麦第二大主产区,种植面积及产量均居全国前列。但是,近年来,小麦根茎部病害的流行,对山东省小麦的品质和产量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小麦纹枯病、小麦根腐病和小麦茎基腐病是三种重要的小麦根茎部病害。小麦纹枯病的主要病原是禾谷丝核菌(
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和 PCR 技术的诞生为植物病原菌的检测、鉴定和量化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多重PCR(multiplex PCR)是指在同一反应体系中加入两对或两对以上引物,当体系中存在与各引物对特异互补的模板时,就会出现相应的条带。这一概念是Chamberlian于1988年首先提出。多重PCR具有快速、特异、灵敏、低成本等优点,现已被广泛应用于植物病原菌的检测与鉴别。陈思等利用多重PCR技术,在同一体系中对小麦秆锈病、小麦叶锈病和小麦白粉病进行了准确地区分;高士刚等建立了同步检测黄瓜靶斑病原菌、黄瓜炭疽病菌和黄瓜细菌性角斑病菌的多重PCR方法。
目前,虽然已经有相关文献报道过这三种病害(小麦纹枯病、小麦根腐病和小麦茎基腐病)的同时检测,但本发明所采用的引物都是自主设计的,并利用正交设计的方法建立和优化了检测体系,能同时检测以上三种小麦根茎部病害,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快速检测三种小麦根茎部病害的方法,利用多重PCR技术可以在小麦苗期实现快速检测。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快速检测三种小麦根茎部病害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T1 取样,田间取苗期植株;
ST2 提取基因组DNA,采用改良的CTAB法提取基因组DNA;
ST3 进行多重 PCR 反应,添加根据禾谷丝核菌rDNA-ITS、麦根腐平脐蠕孢菌rDNA-ITS、镰孢菌(
ST4 进行DNA电泳并分析。
优选的,步骤ST3所述设计的引物为SEQ ID NO.1-SEQ ID NO.6 。
优选的,步骤ST3所述退火30s,温度为55℃。
优选的,步骤ST3中WKF-S18/WKR-S8浓度为0.24-0.48µmol/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农业大学,未经山东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509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