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漏粉型保鲜粉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96536.7 | 申请日: | 2018-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029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卢晓黎;岳鹏;高颖;杨国华;徐沛;杨帆;陈文涓;叶玉矫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丹丹郫县豆瓣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29/30 | 分类号: | A23L29/30 |
代理公司: | 成都中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126 | 代理人: | 李文荣 |
地址: | 611732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鲜粉 漏粉 制备 粉丝 熟化 杀菌 冷冻 国家安全标准 脱氢乙酸钠 淀粉分子 混合淀粉 硫酸铝铵 时间取向 有效预防 制备过程 残留量 货架期 食用盐 粉条 粘连 断条 和粉 滑度 酸浸 添加剂 分段 老化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漏粉型保鲜粉及其制备方法,由混合淀粉、食用盐、脱氢乙酸钠、硫酸铝铵和水制成,通过打芡、和粉、漏粉、熟化、凝沉、冷冻、开粉、酸浸、包装杀菌制备而成。本发明制得的保鲜粉熟化程度适中,韧性好,不易断条,且采用分段冷冻老化对粉丝进行处理,能有效确保淀粉分子有时间取向排列,保持了粉丝的口感与爽滑度,通过开粉处理,不仅能分开粉条,同时有效预防了后期包装杀菌时出现粘连,保证了产品的品质、延长了货架期,此外经实验证实本发明所使用的添加剂在制备过程中流失率高,残留量处于国家安全标准范围内。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漏粉型保鲜粉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粉丝在我国已有超过1400年的历史,也是人们一日三餐的经济食品,它有巨大的国内市场,在国际市场上也十分畅销。红薯含有多种营养成分,俗称“土人参”,经常食用,有健身和防病之功效。《本草纲目》左代文献记载,红薯有“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的功效,使人“长寿少疾”;清代赵文敏《本草纲目拾遗》中有“味甘平无毒、主治补中和血,暖胃肥五脏”的记载。当代《中华本草》说红薯“味甘、性平、归脾、肾经、补中和血,益气生精、宽肠胃、通便秘”;可主治:脾虚水肿、疮疡肿毒、肠燥便秘。现代医学也证明,红薯具有防癌抗病之功效。因此,目前红薯类食品已成为百姓餐桌常见之佳肴。
因为红薯的蛋白质含量高,可弥补大米白面中的营养缺失,因此经常食用可提高人体对主食中营养的利用率。红薯粉丝因其口感好,易存放,因此受到大家喜爱。而目前的粉丝生产工艺,由于缺乏相关标准和强制要求,不同生产厂家有不同的方法。传统粉丝加工一般为:打芡→打浆→熟化→制丝→剪断→低温冷冻老化→洗/松粉→计量→成型→烘干→包装→成品;有些生产厂家甚至为降低生产成本加入明矾、食用胶等其他辅料,食用不安全,也不卫生。传统粉丝生产工艺生产出来的粉丝不耐煮,容易糊断,口感较差。此外,粉丝/粉条现状和行业难点就在于产品保质期短,容易被微生物污染腐败,后期热杀菌会导致粉丝/条外部再熟化,则产生粘连,感官和食用效果不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生产工序,必将因为食品卫生质量原因逐渐被市场淘汰。
基于上述不足,本发明通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漏粉型保鲜粉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分段冷冻老化对粉丝进行处理,保持了粉丝的口感与爽滑度,通过开粉处理,有效分开粉条的同时,预防了后期包装杀菌出现粘连,保证了产品的品质、延长了货架期,此外经实验证实本发明所使用的添加剂在制备过程中流失率高,残留量处于国家安全标准范围内。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分析,一种熟化程度适中、韧性好、不易断条、口感爽滑,包装杀菌后不粘连、品质高、货架期长,烹调过程中粉丝不易粘结,复水良好的漏粉型保鲜粉是本行业目前急需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漏粉型保鲜粉,由如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混合淀粉55~70份,食用盐1~3份,脱氢乙酸钠0.1%~0.3%份,硫酸铝铵0.02%-0.06%份,水44~54份。
进一步的,该保鲜粉由如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混合淀粉62.5份,食用盐2份,脱氢乙酸钠0.2%份,硫酸铝铵0.04%份,水49份。
一种漏粉型保鲜粉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打芡:称取部分混合淀粉和硫酸铝铵,混合均匀后加入温水,持续均匀搅拌,边搅拌边加热煮沸至芡粉完全糊化成透明状,制成热芡糊;
(2)和粉:将剩余混合淀粉、食用盐、脱氢乙酸钠混合均匀,再将其加入热芡糊中,搅拌均匀,制成粉团,置于阴凉环境中备用;
(3)漏粉:将制成的粉团放入漏粉模具中,漏粉成型;
(4)熟化:热水持续加热并维在95~98℃,将漏粉后的粉条落入热水中使其熟化,待粉条漂浮于水面保持25~35s,捞出后迅速置于冷水中浸泡冷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丹丹郫县豆瓣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省丹丹郫县豆瓣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965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黄御面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风味粉丝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