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体前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95116.7 | 申请日: | 2018-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788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7 |
发明(设计)人: | 关矢隆行;芳贺辉;藤森胜哉;渡部知央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D21/15 | 分类号: | B62D21/1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黄纶伟;欧阳柳青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体 前部 结构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体前部结构,以对非碰撞侧的侧梁也传递碰撞载荷,从而使碰撞载荷的传递效率提高。具备:左右一对前部侧架(14),它们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以及横梁(18),其沿着车宽方向延伸,悬架于左右一对前部侧架间,各前部侧架(14)在车辆前后方向的后部具有向车宽方向内侧弯曲的侧架弯曲部(14b),横梁(18)的沿着车宽方向的至少一个端部(18a)与侧架弯曲部(14b)连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例如汽车等车辆的车体前部结构。
背景技术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为了将从车辆前方输入的碰撞载荷传递到左右的侧梁而设置了横梁的车辆前部结构。
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车辆前部结构中,横梁与前部侧架的弯曲部的后方部位连结。即,横梁的两端部与弯曲部的弯曲结束后的后方部位连结。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73816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存在对左右一对前部侧架中的、单侧的一个前部侧架输入碰撞载荷(例如偏置碰撞载荷)的情况。
在这样的情况下,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车辆前部结构中,横梁与前部侧架的弯曲部的后方部位连结,因此难以对非碰撞侧的侧梁传递碰撞载荷。
本发明是鉴于所述点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体前部结构,其能够对非碰撞侧的侧梁也传递碰撞载荷,从而使碰撞载荷的传递效率提高。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达到所述目的,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其具备:左右一对前部侧架,它们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以及横梁,其沿着车宽方向延伸,悬架于所述左右一对前部侧架间,所述前部侧架在车辆前后方向的后部具有向车宽方向内侧弯曲的侧架弯曲部,所述横梁的沿着车宽方向的至少一个端部与所述侧架弯曲部连结。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中,能够得到一种车体前部结构,其能够对非碰撞侧的侧梁也传递碰撞载荷,从而使碰撞载荷的传递效率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从下方观察应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辆前部结构的车辆的局部省略仰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横梁及其附近部分的放大仰视图。
图3是从上方观察图2所示的横梁及其附近部分的俯视图。
图4是示出横梁固定部的立体说明图。
图5是示出横梁的沿着车宽方向的端部及其附近部分的立体说明图。
图6是示出在底板的下表面配置有电池的状态的仰视图。
图7是示出从车辆前方输入的偏置载荷沿着横梁传递的状态的仰视图。
标号说明
10:车辆;
14:前部侧架;
14b:侧架弯曲部;
16:侧梁;
18:横梁;
18a:(横梁的车宽方向的)端部;
18b:(横梁的)车辆前方端部;
18c:(横梁的)车辆后方端部;
20:底板;
26:悬臂支架;
32:中央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9511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调节长度的拖挂房车底盘
- 下一篇:高强度拖挂房车底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