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改性硅藻土降低黄酒中氨基甲酸乙酯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02407.7 | 申请日: | 2018-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135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白卫东;刘晓艳;钱敏;赵文红;刘功良;曹甜;覃旋 | 申请(专利权)人: |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H1/044 | 分类号: | C12H1/04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深研专利事务所 44229 | 代理人: | 姜若天 |
地址: | 51022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黄酒 氨基甲酸乙酯 改性硅藻土 硅藻土 烘干 改性 杀菌 过滤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改性硅藻土降低黄酒中氨基甲酸乙酯的方法。本发明采用碱对硅藻土进行改性后,经水洗烘干,得到粉末状改性硅藻土,将上述硅藻土添加于氨基甲酸乙酯含量高的黄酒中进行混合,搅拌,处理40‑50min,过滤,包装,杀菌,即得低EC含量黄酒。该方法可降低黄酒中EC含量65‑75%,具有方法简便、高效、费用低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黄酒中氨基甲酸乙酯的处理技术。
背景技术
我国黄酒在世界饮料酒中享誉盛名,与啤酒、葡萄酒并称为世界三大古酒。黄酒与其他类型的酒相比,与当代健康、绿色的理念更为契合,同时,也符合国家开发度数低、有营养的酒类的战略,因而,黄酒被纳入我国重点扶持的饮料酒的范畴。目前,我国的黄酒行业已取得较大的发展,中国黄酒的产量和收益蒸蒸日上。相关统计显示,2014年中国黄酒完成销售收入近160亿元,2015年中国黄酒完成销售收入181亿元,我国黄酒销售额在不断增长,最近几年每年都保持10%左右的增速。黄酒越来越受到中国乃至世界上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然而,黄酒在生产过程中,容易在各个工艺阶段形成潜在的致癌物质--氨基甲酸乙酯(Ethyl carbamate,EC)。EC 是发酵制品中的一种伴随产物,已被证实具有致癌性,由EC引起的发酵制品的安全性问题已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其在黄酒中的含量多少,不仅取决于温度、时间等工艺参数,而且还与原料、陈酿条件有关。例如黄酒中含有丰富的精氨酸,它可降解成尿素和瓜氨酸,然而,瓜氨酸和尿素都可与乙醇发生反应,自主形成EC。这些因素会对客家黄酒的品质以及食品安全问题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如何降低黄酒中EC的含量,对黄酒产业的发展将会有重要的意义。
黄酒中EC减除方法主要从控制其生成与后续去除两条途径考虑。
依靠炭类吸附剂、PVPP、矿物吸附剂等具有吸附能力的表面活性物质来进行直接吸附, 这种方法可以应用于低度酒中氨基甲酸乙酯的去除。研究表明,活性炭可以吸附发酵制品(韩国泡菜、烧酒及酱油)中45%左右的EC。而硅藻土、PVPP、硅胶等物质,对EC的去除均有效。从客观上来讲,直接吸附法的优势在于成本低廉、应用范围广、简单易操作、材料再生性能较好等。但也存在着EC去除率不高,使酒颜色变淡,香气损失,味道变淡,破坏了酒体风格等问题。 如何能够有效去除EC,使黄酒中EC满足限量要求,同时,不会对酒体风味产生较大的影响,使经过处理后的酒体风味和原酒接近或者无明显差异,是采用吸附方法降低黄酒中EC含量的关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普通吸附方法不能有效去除黄酒中EC、使酒风味变淡、成本较高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改性硅藻土降低黄酒中氨基甲酸乙酯(EC)的方法。该方法具有简便、高效、费用低等优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利用改性硅藻土降低黄酒中氨基甲酸乙酯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①硅藻土改性:准确称取硅藻土,按质量比1:4加入质量浓度为8-12% NaOH溶液,在45-55℃条件下搅拌55-65min;
②离心过滤;
③改性硅藻土清洗:用水不断洗涤NaOH溶液处理后的硅藻土,直至滤液pH为6-7;
④烘干:改性硅藻土在55-65℃条件下烘干,研磨过筛;
⑤采用改性硅藻土对黄酒进行吸附处理;称取广东客家黄酒,加入0.8-1.0%的改性硅藻土,常温处理40-50min;
⑥过滤;除去黄酒中的改性硅藻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未经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024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