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67981.6 | 申请日: | 2018-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712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8 |
发明(设计)人: | 林文新;曾富群;林鑫成;胡钰豪;吴政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世界先进积体电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9/772 | 分类号: | H01L29/772;H01L29/06;H01L21/33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王天尧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半导体 装置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一种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该半导体装置包括一基底、阱、一第一掺杂区、一第二掺杂区、一漏极区、一源极区以及一栅极区。基底具有一第一导电型。阱设置于基底之中,并具有一第二导电型。第一掺杂区设置于阱之中,并具有第一导电型。第二掺杂区设置于阱之中,并具有第一导电型。第一掺杂区与第二掺杂区在空间上彼此分隔。漏极区设置于阱之中,并具有第二导电型。源极区设置于阱之中,并具有第二导电型。栅极区设置于阱之中,并位于源极区与漏极区之间。栅极区具有第一导电型并重叠第一掺杂区。采用本发明方案可以有效提升结型场效应晶体管JFET的空乏能力及驱动电流,并降低JFET的通道截止电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特别是有关于一种结型场效应晶体管(Junction Field Effect Transistor;JFET)的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结型场效应晶体管的驱动电流,已知的做法是调整栅极的深度。当栅极的深度愈低时,结型场效应晶体管可提供较大的驱动电流。然而,已知的做法却增加了结型场效应晶体管的通道截止电压(Pinch off voltage)。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半导体装置,包括一基底、阱、一第一掺杂区、一第二掺杂区、一漏极区、一源极区以及一栅极区。基底具有一第一导电型。阱设置于基底之中,并具有一第二导电型。第一掺杂区设置于阱之中,并具有第一导电型。第二掺杂区设置于阱之中,并具有第一导电型。第一掺杂区与第二掺杂区在空间上彼此分隔。漏极区设置于阱之中,并具有第二导电型。源极区设置于阱之中,并具有第二导电型。栅极区设置于阱之中,并位于源极区与漏极区之间。栅极区具有第一导电型并重叠第一掺杂区。
本发明另提供一种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提供一基底;于基底之中形成一阱;于阱之中形成一第一掺杂区;于阱之中形成一第二掺杂区;于阱之中形成一漏极区;于阱之中形成一源极区;于阱之中形成一栅极区。基底、第一掺杂区、第二掺杂区及栅极区具有一第一导电型。第一阱、漏极区及源极区具有一第二导电型。第一掺杂区与第二掺杂区在空间上彼此分隔。栅极区位于源极区及漏极区之间,并重叠第一掺杂区。
本发明中漏极区、源极区以及栅极区构成一结型场效应晶体管,由于第一掺杂区与第二掺杂区在空间上彼此分隔,因此当第一掺杂区电性浮接且第二掺杂区接收一接地电压时,可以有效提升JFET的空乏能力及驱动电流,并降低JFET的通道截止电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半导体装置的一可能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掺杂区的一可能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半导体装置的另一可能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半导体装置的另一可能剖面示意图。
图5~图7显示图1所示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
图8显示图3所示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
图9A及图9B显示图3所示的半导体装置的另一制造方法。
附图标号
100:半导体装置;
102:基底;
104、128:阱;
106、108:掺杂区;
110:漏极区;
112:栅极区;
114:源极区;
116:内层介电层;
118、120、122、126:内连结构;
124:基体区;
200: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世界先进积体电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世界先进积体电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6798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