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子换挡器的挡位标定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48712.8 | 申请日: | 2018-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696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谌翔宇;吴苗;黄清泉;谢钰敏;王敏;王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9/10 | 分类号: | F16H59/10;F16H63/34 |
代理公司: | 深圳汇智容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38 | 代理人: | 潘中毅;熊贤卿 |
地址: | 510030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 换挡 标定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换挡器的挡位标定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控制换挡旋钮从两个相反的方向进入第一组待标定挡位范围内且自由恢复至稳定状态,以及控制换挡旋钮从一个方向进入第二组待标定挡位范围内且自由恢复至稳定状态;获取换挡旋钮进入第一组待标定挡位范围内,恢复至稳定状态分别对应的初始角度值和终点角度值,以及换挡旋钮进入第二组待标定挡位范围内,恢复至稳定状态对应的初始角度值;计算第一组待标定挡位以及第二组待标定挡位的学习值,根据第一组待标定挡位的学习值验证第二组待标定挡位的学习值,确定第一组待标定挡位和第二组待标定挡位对应的霍尔传感器的角度范围。本发明可以解决电子换挡器精确换挡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换挡器的挡位标定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电子换档器不同于传统换档器,传统的换挡机构为机械拉锁式换挡器,其电路部分主要是换挡面板的背光灯控制,本身没有控制器。换挡拉锁连接到变速器的挡位选择开关,挡位选择由拉锁行程决定,TCU(Transmission Control Unit,自动变速箱控制单元)负责检测挡位并执行。P挡锁止与解锁实质上是驾驶员的动作力。传统的换挡结构占据空间大、拉锁需要穿过防火墙,内饰布置局限多。
电子换挡器模块通常称为GSM,取消了传统的机械拉索机构,使得产品布置得更加的方便,节约了更多的布置空间,同时在换挡控制策略及模式(即换挡器控制器模块)不变的前提下,可以将换挡器设计和执行器设计成不同的形式。据调查目前国际上应用电子换挡器的车型有奔驰、宝马、捷豹、路虎等,国内正在开发的厂家有上海汽车、长安集团。电子换挡器逐渐以新科技的形式装备在高级精品车上,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汽车技术前沿。
电子换挡器模块内部具有处理器,检测驾驶挡位并集成挡位灯光控制,TCU集成于变速器箱体,仅负责挡位执行。TCU与GSM之间采用CAN/LIN总线连接,可省去机械拉锁,简化相互连接,对于新能源车辆则是VCU(Vehicle Control Unit,整车控制器)替代TCU负责整车挡位执行。电子换挡器通过双路霍尔传感器来检测换挡旋钮的位置从而确认当前档位,然后由单路的霍尔传感器(即旋转霍尔传感器)与电机组成的闭环系统,本系统要求换挡旋钮处的霍尔传感器必须能精确反馈换挡旋钮的当前位置,从而输出当前档位信息。本系统的用于确定换挡旋钮位置的霍尔传感器安装在换挡旋钮下方(如图1所示,2为霍尔传感器,10为磁铁,8为换挡旋钮,9为连接杆),当换挡旋钮转动时最下方的磁铁会与霍尔传感器产生磁场交汇,从而输出角度值信息。由于产品误差、机械工差、安装误差等原因,每一个换挡控制器(即电子换挡控制器)对应的档位角度值范围区间并不一致,从而导致磁场交汇后输出值存在一定范围偏移,因此需要在产品下线后对每个换挡控制器的换挡旋钮位置进行标定,再将此标定值写入对应的换挡控制器中用于实时控制。现有的一些技术方案,P档自学习只能精确识别P档,其他的档位靠设计数据进行推算,可能会由于公差问题导致P档之后的某个档位的角度区域超出设计范围,从而无法识别档位。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换挡器的挡位标定方法及系统,可以解决电子换挡器精确换挡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子换挡器的挡位标定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驱动换挡旋钮在两个相反的方向进行旋转,控制所述换挡旋钮从两个相反的方向进入第一组待标定挡位范围内,且在所述第一组待标定挡位范围内自由恢复至稳定状态,以及控制所述换挡旋钮从一个方向进入第二组待标定挡位范围内,且在所述第二组待标定挡位范围内自由恢复至稳定状态;
通过与所述换挡旋钮对应的霍尔传感器,获取所述换挡旋钮从两个相反的方向进入所述第一组待标定挡位范围内,恢复至稳定状态分别对应的初始角度值和终点角度值,以及所述换挡旋钮从一个方向进入所述第二组待标定挡位范围内,恢复至稳定状态对应的初始角度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4871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集成式智能线控自动换挡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汽车变档杆无触感应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