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液压助力转向制动系统的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01657.7 | 申请日: | 2018-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744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杨小见;宁忠翼;杨胜;赵峰;李青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5/06 | 分类号: | B62D5/06;B62D5/07;B60T13/16 |
代理公司: | 武汉市首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29 | 代理人: | 高琴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 液压 助力 转向 制动 系统 控制 方法 | ||
一种动液压助力转向制动系统,包括电动转向泵、液压助力器带制动总泵总成、转向机、与电动转向泵通讯连接的控制器,液压助力器带制动总泵总成内设有助力油缸、动力油缸、推力杆,助力油缸通过推力杆与动力油缸传动连接,且助力油缸上设有一号进油口、一号出油口,动力油缸上设有一号接口、二号接口,一号进油口通过电动转向泵与转向油罐相通,一号出油口通过转向机与转向油罐相通,一号接口、二号接口分别与制动油罐、制动总成相通,其控制方法为:在不同工况下,控制器根据接收的整车CAN信号、车速信号、方向盘转角信号、制动信号控制电动转向泵的转速和压力。本设计不仅解决了布置空间和动力源问题,而且保证了转向和制动性能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车辆转向制动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液压助力转向制动系统的控制方法,适用于解决布置空间和动力源问题,保证不同工况下整车转向和制动性能的稳定性。
背景技术
转向系统是控制汽车行驶路线和方向的重要装置,其性能直接影响到汽车的操纵性能和稳定性能。电动液压助力转向系统不仅对电动汽车行业技术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还能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其随着电动汽车的发展成为未来转向技术的研究方向。
对于电动液压助力转向汽车,目前常规的设计方案是:转向系统和制动系统分别采用一套动力源为各系统提供液压助力,此方案存在如下缺点:
一方面,由于转向系统和制动系统各自采用的零件较多,占用布置空间大,成本高,某些汽车制动系统采用的真空泵会因空间限制而布置不下,或者不能满足大吨位车辆制动的性能要求;另一方面,对于电动汽车而言,不仅要克服以上缺点,还需要考虑电动液压助力的方案,该动力源的设计方案更加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布置空间以及动力源的问题,提供一种集成转向和制动系统、且共用同一动力源的电动液压助力转向制动系统的控制方法。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动液压助力转向制动系统,包括电动转向泵、液压助力器带制动总泵总成、转向机、转向油罐、制动油罐,所述电动转向泵的进油口与转向油罐相通,电动转向泵的出油口依次通过液压助力器带制动总泵总成、转向机与转向油罐相通,所述制动油罐的出油口通过液压助力器带制动总泵总成与制动总成相通;
所述液压助力器带制动总泵总成的内部设置有助力油缸、动力油缸、推力杆,所述助力油缸通过推力杆与动力油缸传动连接;
所述助力油缸上设置有一号进油口、一号出油口,所述一号进油口通过一号高压管路与电动转向泵相通,所述一号出油口通过二号高压管路与转向机相通,所述动力油缸上设置有一号接口、二号接口,所述一号接口通过一号低压管路与制动油罐相通,所述二号接口通过三号高压管路与制动总成相通。
所述助力油缸上还设置有二号出油口,所述二号出油口通过二号低压管路与转向油罐相通。
所述制动总成包括ABS电磁阀总成、左前轮制动管路、右前轮制动管路、左后轮制动管路、右后轮制动管路,所述ABS电磁阀总成的进油端与三号高压管路相通,ABS电磁阀总成的出油端与左前轮制动管路、右前轮制动管路、左后轮制动管路、右后轮制动管路相通。
所述系统还包括与电动转向泵通讯连接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上设置有整车CAN信号接收端口、车速信号接收端口、方向盘转角信号接收端口、制动信号接收端口。
所述控制器与整车动力电池电连。
一种电动液压助力转向制动系统的控制方法,具体为:所述控制器根据接收的整车CAN信号、车速信号、方向盘转角信号、制动信号控制电动转向泵的转速和压力,以满足当前工况下的转向和制动要求。
所述控制器根据接收的整车CAN信号、车速信号、方向盘转角信号、制动信号控制电动转向泵的转速和压力是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未经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0165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