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螺[色烯并(2;3-c)吡唑-4;1′-异苯并呋喃]-3-酮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90311.4 | 申请日: | 2018-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954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发明(设计)人: | 解正峰;郝云鹏;石伟;包万睿;王馨;任兴栋;张杰;刘侨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491/20 | 分类号: | C07D491/20 |
代理公司: | 成都方圆聿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41 | 代理人: | 曹少华 |
地址: | 6105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苯并呋喃 吡唑 制备 硅胶色谱柱分离 氨基 有机合成领域 羟基苯甲酰基 苯甲酸 化学技术 实验操作 实验过程 吡唑啉酮 浓硫酸 丁基 合成 | ||
本发明涉及有机合成领域,具体涉及螺[色烯并(2,3‑c)吡唑‑4,1′‑异苯并呋喃]‑3‑酮的制备方法,在浓硫酸中,加入2‑(4‑(二丁基氨基)‑2‑羟基苯甲酰基)苯甲酸与1吡唑啉酮,在90℃温度下反应5个小时,经过硅胶色谱柱分离纯化,得到产物。本发明提供的螺[色烯并(2,3‑c)吡唑‑4,1′‑异苯并呋喃]‑3‑酮的制备方法,合成操作方便,整个实验过程所用到的化学技术均是最常见的一些实验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合成领域,具体涉及螺[色烯并(2,3-c)吡唑-4,1′-异苯并呋喃]-3-酮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螺[色烯并(2,3-c)吡唑-4,1′-异苯并呋喃]-3-酮是一类人工合成的内酯型化合物。在荧光探针和染料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因此,对螺[色烯并(2,3-c)吡唑-4,1′-异苯并呋喃]-3-酮进行化学改性,以合成具有各种活性基团的衍生物提供了平台。
在一定条件下,当溶液中的离子或分子与罗丹明内酯环发生配位时,同样会导致内酯环的开环,从而导致颜色和荧光的变化。螺环衍生物与被检测物质作用开环而产生荧光响应成为构筑该类探针分子的指导思路。
此类化合物具有两种互变结构:在碱性条件下以内酯式为主,可见光区无荧光;在酸性和中性条件下内酯式呈开环状态,分子以醌式为主,具有很强的荧光发射,呈现粉红色。进而和一些短链氨基化合物,如乙二胺、水合肼等反应时,较容易得到存在氨基的衍生物。
但以2-(4-(二丁基氨基)-2-羟基苯甲酰基)苯甲酸与1-芳基-3-甲基-5-吡唑啉酮合成螺[色烯并(2,3-c)吡唑-4,1-异苯并呋喃]-3-酮的方法,目前没有报道。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螺[色烯并(2,3-c)吡唑-4,1′-异苯并呋喃]-3-酮的合成方法,从而为进一步应用提供平台。
技术方案为:
螺[色烯并(2,3-c)吡唑-4,1′-异苯并呋喃]-3-酮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浓硫酸中,加入2-(4-(二丁基氨基)-2-羟基苯甲酰基)苯甲酸与吡唑啉酮,使反应液在90℃温度下反应5个小时,加入冰水析出,过滤洗涤。经过硅胶色谱柱分离纯化,得到下式螺[色烯并(2,3-c)吡唑-4,1′-异苯并呋喃]-3-酮。
2-(4-(二丁基氨基)-2-羟基苯甲酰基)苯甲酸与吡唑啉酮摩尔比为1:1~1:3。
所述的吡唑啉酮包括1-芳基-3-甲基-5-吡唑啉酮、1-H-3-甲基-5-吡唑啉酮、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1-(4-氯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1-(4'-甲基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
加入等摩尔比量的2-(4-(二丁基氨基)-2-羟基苯甲酰基)苯甲酸与1-芳基-3-甲基-5-吡唑啉酮,所涉及的合成途径如下:
其中:R可以为H、单取代或多取代的芳香基。
优选的,合成步骤中的2-(4-(二丁基氨基)-2-羟基苯甲酰基)苯甲酸与1-芳基-3-甲基-5-吡唑啉酮的摩尔比为1:1。
分离纯化的操作可以包括:去除溶剂、用硅胶层析纯化等,得到呈白色至浅红色粉末状的产品。去除溶剂操作步骤中,所用沉淀化试剂为蒸馏水。硅胶层析纯化操作步骤中,所用展开剂为乙酸乙酯:石油醚=1:3。
本发明提供的螺[色烯并(2,3-c)吡唑-4,1′-异苯并呋喃]-3-酮的制备方法,通过2-(4-(二丁基氨基)-2-羟基苯甲酰基)苯甲酸与吡唑啉酮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螺[色烯并(2,3-c)吡唑-4,1-异苯并呋喃]-3-酮,合成工艺简单,后处理方便,收率高。有利于工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9031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