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病转基因大豆事件B5B9104-3外源插入片段侧翼序列及其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138923.1 申请日: 2018-02-03
公开(公告)号: CN108239641B 公开(公告)日: 2021-08-13
发明(设计)人: 牛陆;杨向东;董英山;邢国杰;杨静;贺红利;郭东全;钱雪燕;姚瑶 申请(专利权)人: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主分类号: C12N15/11 分类号: C12N15/11;C12Q1/6895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130033 吉*** 国省代码: 吉林;2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抗病 转基因 大豆 事件 b5b9104 插入 片段 侧翼 序列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发明提供一种抗病转基因大豆事件B5B9104‑3外源插入片段侧翼序列及其应用,属于植物生物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广谱抗花叶病毒转基因大豆事件B5B9104‑3外源插入片段左、右边界侧翼序列及其应用。本发明公开的转基因大豆事件B5B9104‑3外源插入片段左边界侧翼序列如SEQ‑2所示,右边界侧翼序列如SEQ‑3所示。本发明公开的转基因大豆事件B5B9104‑3外源插入片段侧翼序列可以用作目标DNA序列,建立该转基因事件特异性检测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外源插入片段侧翼序列及检测方法适用于对该转基因大豆事件包括亲本、衍生品系或品种,及其制品包括植株、组织、种子及产品的特异性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生物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广谱抗花叶病毒转基因大豆事件B5B9104-3外源插入片段侧翼序列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马铃薯Y病毒属(Potyvirus)是植物病毒中最大的一个属,包括约200种确定种和暂定种。该类病毒可以侵染茄科、藜科、豆科、葫芦科等多种植物,并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大豆花叶病毒(soybean mosaic virus,SMV)、菜豆普通花叶病毒(bean common mosaicvirus,BCMV)和西瓜花叶病毒(watermelon mosaic virus,WMV)均属于马铃薯Y病毒属。三种病毒均可以通过种子带毒或蚜虫进行传播,并造成花叶、叶片卷曲、植株矮化等症状(Gaoet al.2015;Yang et al.2014)。SMV是影响大豆生产的主要病毒性病害,也是我国各大豆主产区最重要的病害之一。SMV一般可造成大豆减产10%~35%,严重年份和地区甚至造成大面积绝产(Yang et al.2013,2014;Ross 1983)。SMV的侵染通常造成大豆籽粒斑驳,严重影响籽粒的外观品质和商品价值。国外通过SMV对鉴定寄主的致病性反应将SMV株系划分为G1-G7(Cho and Goodman 1979),我国将SMV株系划分为SC1-SC22(Li et al.2010;Wang etal.2003)。由于化学防治困难且易造成环境安全等问题,生产上对大豆花叶病毒的防治主要依赖于抗SMV大豆品种的培育。另外2种病毒-BCMV和WMV虽然在大豆生产中发生情况并不严重,但对大豆生产仍具有较大的潜在危害(Zhou et al.2014),特别是BCMV、WMV与SMV之间的协同互作,常常造成SMV株系的变异和更为严重的产量损失(Anjos,et al.1992;Reddy,et al.2001)。目前生产上主要利用携带SMV抗性位点(Rsv1,Rsv3,Rsv4)的大豆品种控制SMV的危害(Yu,1994;Hayes,et al.,2000;Gore,et al.,2002;Jeong and Maroof,2008;Maroof,et al.,2010)。但由于抗性品种的广泛种植造成的正向筛选压力、SMV基因组变异及SMV与寄主或其他侵染大豆病毒之间的互作,造成抗病品种原有抗性的逐渐丧失(Koo,et al.,2005;Choi,et al.,2005;Gagarinova,et al.,2008)。有报道表明,部分SMV小种对携带Rsv1、Rsv3和Rsv4抗性基因的商业化大豆品种均产生抗性(Choi,et al.,2005)。SMV的广泛变异及多个SMV株系或其他病毒如BCMV的混合感染使得大豆病毒性病害防治愈加困难。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未经吉林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389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一种结合金纳米球的DNA探针及其在基于固态纳米孔检测Hg2+-202010478189.0
  • 张磊;席国豪;武灵芝;叶媛 - 南京邮电大学
  • 2020-05-29 - 2023-10-27 - C12N15/11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金纳米球为载体的探针及其在基于固态纳米孔检测Hg2+中的应用,属于重金属检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金纳米球结合探针通过固态纳米孔传感器对Hg2+进行识别,实现了固态纳米孔传感器对汞离子的高灵敏检测。本发明克服了固态纳米孔信号识别中孔径过大难以直接检测离子的困难,通过金纳米颗粒为载体,进行信号放大,实现了固态纳米孔对Hg2+的高灵敏检测,扩展了固态纳米孔在单分子检测领域的应用。
  • 一种用于环介导等温扩增的引物探针组合及其应用-202311050889.X
  • 常建宇;邓先杰;褚维;纪钟书;邓树荣;于凯蓝;李霞 - 鹭盛驰濠(北京)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2023-08-21 - 2023-10-24 - C12N15/11
  • 本发明中公开了一种用于环介导等温扩增的引物探针组合,所述引物为针对目标核酸序列设计的特异性等温扩增引物,所述引物包括一对外引物F3、B3,一对内引物FIP、BIP,一对环引物LF、LB;所述探针为非酶切线性荧光探针,所述探针片段长度为16‑30bp,探针序列位于目标核酸序列上外引物F3及B3结合位置之间的区域;所述探针5’末端的碱基上标记淬灭基团,3'末端或探针序列中的胸腺嘧啶碱基标记荧光基团。基于上述引物探针组合,本发明同时公开了一种新型冠状病毒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试剂盒,该试剂盒中的探针不需要在反应过程中被酶切,也无需增加额外序列或试剂即可实现对新型冠状病毒N基因的检测,且特异性好,灵敏度高,操作简单,成本低廉。
  • 引物组合产品、用于质量检测的试剂盒和基因组质量检测方法-202210339535.6
  • 杨超;朱波风;宗果 - 上海明悦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2022-04-01 - 2023-10-24 - C12N15/11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基因组质量检测的引物组合产品、试剂盒和基因组质量检测方法,其中,引物组合产品包括用于特异性扩增C1orf43基因、RAB7A基因、REEP5基因、VCP基因、VPS29基因、EMC7基因、CHMP2A基因以及SNRPD3基因的8种引物对。本发明的引物组合产品能够通过一次PCR反应,获得8个基因的不同长度的扩增片段,通过毛细管电泳检测8个基因的不同长度的扩增片段,可以评估分布于不同染色体上的8个管家基因的扩增情况,进而评估基因组扩增产物的完整性和均一性,从而减少下游测序或芯片实验的失败率和假阴性,保证分析结果的精准性。
  • 一套跨物种穿梭质粒复制起始位点的构建及测试-202310547956.2
  • 徐逸龙;尤大伟;王玉祺 - 苏州微星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2023-05-16 - 2023-10-24 - C12N15/11
  • 本发明提供了一套跨物种穿梭质粒复制起始位点的构建与测试,并公开了他们的核苷酸序列及在大肠杆菌和中的工作情况,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这一套跨物种穿梭质粒复制起始位点可以使质粒通过接合转移的方式,快速转入不宜转化的目标菌株中,并且具有良好的拷贝数动态范围,可以实现目标菌株中的外源代谢路线进行测试与优化。通过这一套工具,我们可以进行外源代谢路线在目标菌株以及酿酒酵母中的同时测试,以确定最好的底盘生物,最终可以大大加速合成生物学研究的速度,因此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用于RT-qPCR检测的SARS-CoV-2检测试剂盒-202180042273.0
  • 孙清;M·Y·沙;任辉;J·李;张爱国 - 帝基生物有限责任公司
  • 2021-04-16 - 2023-10-24 - C12N15/11
  • 本发明提供了:包含SARS相关冠状病毒CoV‑2(SARS‑CoV‑2)基因组的N1和N2基因区和/或3’非编码区的10‑30个核苷酸的合成核酸序列,以及包含与这些区域中至少一个互补的核酸序列的10‑30个核苷酸的合成核酸序列。还提供了包含所述序列的组合物以及所述序列在诊断试剂盒中的用途。本发明还提供了用于确定生物样品中是否存在SARS相关冠状病毒CoV‑2的引物对和探针组,其中所述引物对包含至少一种合成核酸序列。还提供了包含所述引物对和探针组的组合物,以及所述引物对和探针组在诊断试剂盒中的应用。最后,本发明提供了用于确定生物样品中是否存在SARS相关冠状病毒CoV‑2(SARS‑CoV‑2)的试剂盒和方法。
  • 一种“Y型”多功能DNA纳米组装体、制备方法及其应用-202111255453.5
  • 陈珊;李婧影;梁虹;张晨 - 闽江学院
  • 2021-10-27 - 2023-10-24 - C12N15/11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Y型”多功能DNA纳米组装体、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该多功能DNA纳米组装体由四条DNA杂交形成“Y型”结构,包括链ab,链cb*,链d,以及链e;且链d与链ab的部分序列互补,链e与链cb*的部分序列互补,链ab和链cb*上均修饰有细胞膜锚定基团,链d上带有邻硝基苄基光切割基团。制备方法包括步骤:S1.合成ab序列;S2.合成cb*序列;S3.合成d序列;S4.合成序e序列;S5.将四条DNA序列混合加热退火杂交。该多功能DNA纳米组装体能快速地锚定在细胞膜表面,实现对细胞膜表面的c‑Met受体功能的高效光控调控,实现对c‑Met受体抑制效果的实时监测。
  • 一种RNA-DNA嵌合接头及其应用-202211473395.8
  • 张宁 - 北京普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2022-11-21 - 2023-10-24 - C12N15/11
  • 本发明提出一种RNA‑DNA嵌合接头及其应用,属于生物分析检测以及基因测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确保单个解旋酶结合以及阻滞解旋酶移动的测序接头序列设计、构建方法以及应用。采用RNA结合DNA的方式,特异性保证解旋酶在接头上的结合位置、个数等;而RNA‑DNA杂合结构具有比单独RNA双链结构更稳定的特性,并且只能被RNaseH所识别(RNaseH特异性识别RNA‑DNA杂合结构),切除RNA‑DNA杂合结构中的RNA链,从而暴露出作为引导链的单链DNA。adapter引入Cy3,Cy3能够有效阻滞Dda。本发明所述的RNA‑DNA嵌合adapter主要应用在纳米孔测序中,通过本发明实验的系统验证,该adapter以及adapter mix能够有效进行纳米孔测序。
  • 一种栗疫霉黑水病菌的特异性检测靶标g2339及其应用-202310252981.8
  • 戴婷婷;周菁;刘廷利;焦彬彬;吴翠萍 - 南京林业大学;南京晓庄学院
  • 2023-03-16 - 2023-10-24 - C12N15/11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栗疫霉黑水病菌(Phytophthora cambivora)的特异性检测新靶标g2339其检测引物、检测试剂盒和检测方法,该检测靶标g2339的DNA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CDS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蛋白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同时,还公开了特异性检测靶标g2339的引物组合,其正向引物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反向引物序列如SEQ IDNO:4所示。本发明发现g2339适合栗疫霉黑水病菌(Phytophthora cambivora)的检测靶标。对于港口的进境植物上携带的P.cambivora实现即检即防,对保护我国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 一种纳米复合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202310689168.7
  • 高丰雷;仇智力 - 徐州医科大学
  • 2023-06-12 - 2023-10-20 - C12N15/11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复合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通过构建一种包括金纳米粒子、Cy3修饰的S1链、Cy5修饰的S2链、DNAzyme链、Primer链和FITC修饰的H1链的纳米复合探针。当Ca2+存在时,FITC修饰的H1链被DNAzyme切割,产生游离的含FITC的碱基片段,通过检测FITC信号强度确定Ca2+浓度,当AβO存在时,AβO与Cy3修饰的S1链、Cy5修饰的S2链形成的双链结构,从而构建完整适配体并产生FRET信号,通过检测FRET信号强度确定AβO浓度,因此实现了Ca2+和AβO的同时检测,可应用于阿尔茨海默症标志物的检测。
  • 非环式苏氨醇核酸-202280017165.2
  • 冈添隆;相川光介;渡边微香;冈本晃充;森广邦彦;影山泰一 - 国立大学法人东京大学;AGC株式会社
  • 2022-03-03 - 2023-10-20 - C12N15/11
  • 本发明提供细胞膜透过性优异的核酸。本发明涉及具有下述通式(A1)或(A2)[式中,R0为被1个以上的氟原子取代的碳原子数1~30个的烷基、在被1个以上的氟原子取代的碳原子数2~30个的烷基的碳原子间具有1~5个醚键性的氧原子的基团、未被氟原子取代的碳原子数10~30个的烷基或在未被氟原子取代的碳原子数10~30个的烷基的碳原子间具有1~5个醚键性的氧原子的基团,n11和n12各自独立地为1以上的整数,B为核酸碱基,黑点表示键合位点]表示的结构的核酸、以上述核酸作为有效成分的细胞膜透过剂、以及以上述核酸作为有效成分的核酸医药。#imgabs0#
  • 一种用于检测HPV的液相杂交捕获探针、应用及其试剂盒-202210713963.0
  • 余丽萍;汪彪;吴强;冀长泉;李晨 - 纳昂达(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2022-06-22 - 2023-10-20 - C12N15/11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检测HPV的杂交捕获探针、方法及其试剂盒。设计覆盖多个亚型基因组的探针,其主要由探针之间互补配对的片段以及探针与靶区域互补配对的片段组成,探针的3’端或5’端有生物素修饰。该探针以病毒基因组为模板进行捕获,允许检测少于1个拷贝的病毒基因组,提高病原体检测效率,并实现单管探针中检测多个病毒亚型的目的,且可以用于检测HPV分型。本发明通过优化探针设计方案、杂交捕获系统,提高探针与靶区域的结合能力、微量靶标的杂交捕获效率,以及提升整体的覆盖均一性以及稳定性。
  • DNA折纸框架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202110479913.6
  • 晁洁;舒展逸;熊金鑫;欧阳李林 - 南京邮电大学
  • 2021-04-30 - 2023-10-20 - C12N15/11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DNA折纸框架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所述DNA折纸框架脂质体包括磷脂分子和DNA折纸框架,DNA折纸框架包括DNA圆环折纸和锚定在DNA圆环折纸上的脂化DNA,脂化DNA与磷脂分子结合,用于将磷脂分子固定在DNA折纸框架上。本发明的DNA折纸框架脂质体通过将脂化DNA锚定在DNA折纸框架上,再利用该DNA折纸框架将脂质体模板化,以实现所制备的DNA折纸框架脂质体的尺寸固定且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同时,DNA折纸框架具有优异的结构稳定性,以控制并推进脂质体的生长进程;进一步的,DNA折纸框架还具有生物相容性和可寻址性,通过在DNA折纸框架上设置多个脂化DNA以形成多个成核点,使磷脂分子自组装形成生物膜。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