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桃花提取物的美白组合物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03526.0 | 申请日: | 2018-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965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练旗旗;刘瑞学;冷群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芭薇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8/48 | 分类号: | A61K38/48;A61P17/00;A61K8/98;A61K8/9789;A61K8/9728;A61K8/73;A61Q19/02;A61K36/78;A61K35/64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科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67 | 代理人: | 王海曼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桃花 提取物 组合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桃花提取物的美白组合物及其应用,旨在提供一种能够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减少黑色素的生产,同时加强肌肤屏障功能,给肌肤补充营养,改善肌肤亚健康,从而达到美白祛斑的目的的组合物,其技术方案包括下述重量份组分:君药3.6‑5.4份,臣药组合物2.4‑3.2份,佐药组合物1.2‑1.8份,使药组合物0.8‑1.2份;所述的君药为桃花提取物;所述的臣药组合物包括白僵菌提取物、三白草提取物和白苏叶提取物;所述的佐药组合物包括桑寄生提取物和徐长卿提取物;所述的使药组合物包括野大豆籽粉,蛋白酶葡聚糖和蜂蜜提取物;属于护肤品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美白组合物,具体涉及一种含桃花提取物的美白组合物,属于护肤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所处的环境的改变,生活的快节奏,水、饮食和空气的污染,激素类产品的增加,蔬菜及水果的药物污染及压力的增加,等等一系列亚健康生活状态导致身体的“亚健康”,身体的亚健康可以直接导致亚健康皮肤的出现。从医学角度来说,“亚健康皮肤”是因各种因素导致皮肤组织机能低下,并介于健康与非健康之间的一类肤质。这种皮肤多无明显异常,但细胞的新陈代谢、微循环、水电解质出现障碍、肌肤屏障受损,从外部表象来看,它表现出晦暗无华、非正常的干燥衰老、油脂分泌过旺、出现血丝及敏感度增加。这种肤质占到人群的七成,它属于障碍型肤质。
长期以来,色斑一直是困扰人类皮肤的一大问题,也是皮肤病学和美容学的重要课题,虽然对人们的健康和生命没有太大的影响,但是这些皮肤亚健康是状态却令很多人苦恼。处于亚健康状态的肌肤,胶原蛋白分泌减少,并且胶原蛋白活性下降,导致肌肤暗沉无光。日常生活中接触的紫外线、蓝光、污染物等会使络氨酸酶活性增高,促使黑色素细胞合成大量黑色素,黑色素产生后被运输到角化细胞,亚健康肌肤的肌肤屏障不完善,黑色素不均匀堆积在肌肤表面,造成肌肤黑色素密度较高,而且亚健康肌肤的新陈代谢缓慢,黑色素不能及时排除,就会出现色素沉着、肤色晦暗、长黑斑、黄褐斑。
现在市面上的护肤品大多只针对单一的肌肤问题而设,因此研究一款通过全面调理肌肤亚健康达到淡化色斑起到美白效果的护肤品,是解决问题的一个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美白祛斑功效的含桃花提取物的组合物,在本公司产品系列中,我们命名其为“美白桃花丸”,该组合物主要采用中药原料,结合色斑形成的原因,根据中医“君臣佐使”的理论进行设计,能够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减少黑色素的生产,同时加强肌肤屏障功能,给肌肤补充营养,改善肌肤亚健康,从而达到美白祛斑的目的。本发明还提供该组合物的应用。
为此,本申请提供的第一个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一种含桃花提取物的美白组合物,包括下述重量份组分:君药3.6-5.4份,臣药组合物2.4-3.2份,佐药组合物1.2-1.8份,使药组合物0.8-1.2份;
所述的君药为桃花提取物;
所述的臣药组合物包括白僵菌提取物、三白草提取物和白苏叶提取物;
所述的佐药组合物包括桑寄生提取物和徐长卿提取物;
所述的使药组合物包括野大豆籽粉,蛋白酶葡聚糖和蜂蜜提取物。
进一步的,上述的一种含桃花提取物的美白组合物,所述的臣药组合物还包括白薇提取物和桃核仁提取物。
进一步的,上述的一种含桃花提取物的美白组合物,所述的佐药组合物还包括杏仁提取物。
进一步的,上述的一种含桃花提取物的美白组合物,所述的使药组合物由野大豆籽粉、蛋白酶葡聚糖和蜂蜜提取物按照质量比5-6:2-3:3-4组成。
进一步的,上述的一种含桃花提取物的美白组合物,所述的臣药组合物由白僵菌提取物、三白草提取物、白苏叶提取物、白薇提取物、桃核仁提取物按照质量比3-4:2-3:2-3:2-3:4-5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芭薇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芭薇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035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A型肉毒毒素在抗抑郁症中的应用
- 下一篇:具有排毒减肥功能的虫草蛋白肽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