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的熄火与档位联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98983.5 | 申请日: | 2018-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5313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30 |
发明(设计)人: | 袁菊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翊翔塑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61/02 | 分类号: | F16H61/02;F16H61/3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谢肖雄 |
地址: | 31802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动换向阀 单向阀 熄火 气缸 连通 第二压力传感器 第一压力传感器 电磁换向阀 联动装置 主控制器 无杆腔 档位 后退档离合器 前进档离合器 档位阀 电连接 液压泵 杆腔 空档 气包 油箱 | ||
一种车辆的熄火与档位联动装置,包括气包、第一手动换向阀、熄火气缸、气缸、第二手动换向阀、档位阀、前进档离合器、后退档离合器、液压泵、油箱、电磁换向阀、第一单向阀、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单向阀、开关、主控制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一手动换向阀分别与熄火气缸的无杆腔和第二压力传感器连通;电磁换向阀与第二手动换向阀连通;第二手动换向阀的执行口A口分别与第二单向阀和气缸的无杆腔连通,第二手动换向阀的执行口B口分别与第一单向阀和气缸的有杆腔连通;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均与第一压力传感器连通;第一压力传感器、开关、第二压力传感器和电磁换向阀均与主控制器的电连接。本发明能使车辆熄火后自动挂在空档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特别涉及一种车辆的熄火与档位联动装置。
背景技术
车辆在熄火后,要求将车辆的档位挂在空档上,这样车辆熄火后再启动时车辆不会往前串或往后退,实践中经常会出现车辆熄火后仍在前进档或后退档上,这时车辆重新启动时车辆就会往前串或往后退,这样就会发生危险。
现有技术的熄火机构如图2所示,包括气包50、第一手动换向阀51和熄火气缸52;第一手动换向阀51的进气口P口与气包50连通;第一手动换向阀51的执行口A口与熄火气缸52的无杆腔连通,熄火气缸52的缸体固定连接在柴油机的机架上,熄火气缸52的活塞杆与柴油机的熄火拉杆固定连接。当驾驶员操作第一手动换向阀51,使第一手动换向阀51的进气口P口与执行口A口相通时,气包50中的压力气体进入熄火气缸52的无杆腔,熄火气缸52的活塞杆推出,发动机熄火。
现有技术的档位机构如图3所示,包括气包50、气缸60、第二手动换向阀61、档位阀62、前进档离合器63、后退档离合器64、液压泵66和油箱68,第二手动换向阀61的进气口P口与气包50连通,第二手动换向阀61的执行口A口和执行口B口分别与气缸60的无杆腔和有杆腔连通,气缸60的活塞杆60-1与档位阀62的阀杆62-1固定连接。档位阀62的进油口P口与液压泵66连通,档位阀62的执行口A口和执行口B口分别与前进档离合器63和后退档离合器64连通。当第二手动换向阀61的进气口P口与执行口A口相通时,气包50的压力气体进入气缸60的无杆腔,气缸60的活塞杆60-1带动档位阀62的阀杆62-1移动,使档位阀62的进油口P口与执行口A口相通,液压泵66中的压力油进入前进档离合器63,使前进档离合器63结合,车辆挂在前进档上;当第二手动换向阀61的进气口P口与执行口B口相通时,气包50的压力气体进入气缸60的有杆腔,气缸60的活塞杆60-1带动档位阀62的阀杆62-1移动,使档位阀62的进油口P口与执行口B口相通,液压泵66中的压力油进入后退档离合器64,使后退档离合器64结合,车辆挂在后退档上;当第二手动换向阀61的进气口P口与执行口A口和执行口B均不相通时,气包50的压力气体既不能进入气缸60的无杆腔,也不能进入气缸60的有杆腔,使档位阀62的进油口P口与执行口A口和执行口B均不相通,液压泵66中的压力油既不能进入前进档离合器63,也不能进入后退档离合器64,使前进档离合器63和后退档离合器64均不能结合,车辆挂在空档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熄火后车辆可自动挂在空档上的车辆的熄火与档位联动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辆的熄火与档位联动装置,包括气包、第一手动换向阀、熄火气缸、气缸、第二手动换向阀、档位阀、前进档离合器、后退档离合器、液压泵和油箱;所述气缸具有活塞杆;所述档位阀具有阀杆;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与档位阀的阀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手动换向阀的进气口P口与气包连通;所述档位阀的进油口P口与液压泵的出油口连通,档位阀的执行口A口和执行口B口分别与前进档离合器和后退档离合器连通;所述液压泵的进油口与油箱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翊翔塑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翊翔塑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9898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