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用车身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65276.X | 申请日: | 2017-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630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鲇泽正太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D25/08 | 分类号: | B62D25/08;B62D25/20;B62D2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陈伟;周丽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车身 构造 | ||
1.一种汽车用车身构造,其在CFRP制车身地板(10)的后部安装左右后侧车架(15)及左右上边梁(42),该汽车用车身构造的特征在于,
所述车身地板(10)包括:底板(11),其在车宽方向两侧部的后部形成有向上鼓出的鼓出部(11a);以及侧方部件(19),其沿所述底板(11)的车宽方向两侧部的上表面在前后方向上配置,一体地形成有从所述鼓出部(11a)的上表面向上立起的后柱(13),在所述鼓出部(11a)的后部安装所述后侧车架(15)的前端,且在所述后柱(13)的上部安装支承所述上边梁(42)的上边梁支承部件(41),
所述鼓出部(11a)具有在所述底板(11)的外层(16)与内层(17)之间形成的中空部,所述后侧车架(15)螺纹紧固于在所述中空部内配置的侧面观察时呈三角形状的第1金属嵌入部件(26),
所述后柱(13)具有在所述侧方部件(19)的外层(20)与内层(21)之间形成的中空部,所述上边梁支承部件(41)螺纹紧固于在所述中空部内配置的第2金属嵌入部件(2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用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左右后柱(13)的车宽方向内表面设置上部向后倾斜的安装金属件(22),从所述底板(11)的后端立起的后面板(14)的车宽方向两侧部固定于所述安装金属件(22),在所述后柱(13)的车宽方向内表面上的所述安装金属件(22)的上部前方位置设置安全带收卷装置的支承托架(2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用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
包括:左右上车架(31),其从所述左右后柱(13)的上端向后延伸;以及左右悬架支柱(35),其在上下方向上连接所述左右上车架(31)与所述左右后侧车架(15),所述后侧车架(15)的前端螺纹紧固于所述第1金属嵌入部件(26)的指向车宽方向内外的不同方向的两个面,且所述上车架(31)的前端螺纹紧固于所述第2金属嵌入部件(29)的指向车宽方向内外的不同方向的两个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用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左右上车架(31)在所述左右悬架支柱(35)的上端利用沿车宽方向延伸的上部横梁(37)连结,所述左右后侧车架(15)在所述左右悬架支柱(35)的下端利用沿车宽方向延伸的下部横梁(38)连结。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用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面板(14)的上端的车宽方向中央部与所述左右悬架支柱(35)的上端利用朝向后方以V字状张开的支撑(39)连结。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用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部横梁(38)的车宽方向中央部与所述左右悬架支柱(35)的上端利用朝向上方以V字状张开的支撑(40)连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6527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