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风窗横梁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743358.9 | 申请日: | 2017-12-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358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 发明(设计)人: | 罗芬;孙丽;常浩;郑颢;舒畅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R21/34 | 分类号: | B60R21/34;B62D25/14 | 
| 代理公司: | 深圳众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5 | 代理人: | 阳开亮 | 
| 地址: | 510030 广东省广州市越***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横梁结构 前壁板 风窗 上横梁 支撑板 本实用新型 行人头部 搭接部 前侧面 悬臂部 汽车被动安全 性能要求 抗扭转 吸能 整车 伸展 伤害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被动安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风窗横梁结构,包括前壁板、上横梁及支撑板,所述上横梁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前壁板上的搭接部及由所述搭接部的前侧向前伸展并突出于所述前壁板的前侧面的悬臂部,所述支撑板的前端与所述悬臂部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后端与所述前壁板的前侧面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窗横梁结构,在发生行人头部撞击时可有效吸能,降低行人头部伤害,对行人起到有效保护。此外,该风窗横梁结构在降低上横梁的重量的同时,也能够满足整车刚度、强度、抗扭转以及NHV性能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被动安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风窗横梁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保有量迅速增长以及道路工况日益复杂,汽车交通事故越发频繁。据统计,在人车碰撞事故伤害中,行人头部伤害占30%以上。而在导致行人死亡的事故中,由头部伤害致死的占60%以上。
风窗横梁一般布置在风挡玻璃根部,该区域属于头型撞击区域。传统的风窗横梁,由于需要考虑整车扭转刚度及NVH性能,多采用封闭一体式结构,即风窗横梁通过焊接方式与前壁板连接,形成一个封闭的腔体。
当行人头部撞击到风挡玻璃根部时,仪表板饰板会直接撞击到风窗横梁,由于风窗横梁与前壁板连接形成的一体式结构整体刚度非常大,使得风窗横梁很难溃缩吸能,对行人头部产生的损伤较大,无法对行人头部起到有效保护,且无法满足日益严苛的行人保护头碰法规要求。因而,有必要对风窗横梁进行优化设计,以降低行人头部撞击到风挡玻璃根部时的人员伤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风窗横梁与前壁板连接形成的一体式结构整体刚度非常大,使得风窗横梁很难溃缩吸能,对行人头部产生的损伤较大的问题,提供一种风窗横梁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风窗横梁结构,包括前壁板、上横梁及支撑板,所述上横梁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前壁板上的搭接部及由所述搭接部的前侧向前伸展并突出于所述前壁板的前侧面的悬臂部,所述支撑板的前端与所述悬臂部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后端与所述前壁板的前侧面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支撑板包括前侧连接部及由所述前侧连接部的后端向下弯折形成的后侧连接部,所述前侧连接部固定连接在所述悬臂部的前端下表面,所述后侧连接部固定连接在所述前壁板的前侧面上。
可选地,所述前壁板包括竖直部及由所述竖直部的顶部向后水平弯折形成的水平部,所述搭接部固定连接在所述水平部的上表面,所述支撑板的后端与所述竖直部的前侧面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风窗横梁结构还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前壁板的前侧面上的雨刮器电机支架。
可选地,所述前壁板上开设有空调进风口,所述风窗横梁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空调进风口处的空调进风口挡水板,所述空调进风口挡水板的前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悬臂部的前端下表面,所述空调进风口挡水板的后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前壁板的前侧面上。
可选地,所述风窗横梁结构包括多个所述支撑板,多个所述支撑板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及第三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在车宽方向上位于所述雨刮器电机支架与所述空调进风口挡水板之间,所述第二支撑板在车宽方向上位于所述雨刮器电机支架与所述第三支撑板之间。
可选地,所述前壁板的壁厚为0.7-1mm,所述上横梁的壁厚为0.7-1mm。
可选地,所述风窗横梁结构还包括前挡风玻璃,所述前挡风玻璃的前部遮盖所述上横梁。
可选地,所述风窗横梁结构还包括仪表板饰板,所述仪表板饰板的前端夹设于所述上横梁与所述前挡风玻璃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4335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前大灯的吸能结构及汽车
- 下一篇:一种汽车安全带的固定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