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前大灯的吸能结构及汽车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428060.9 | 申请日: | 2017-10-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358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 发明(设计)人: | 樊伟;解刚刚;丁智;张鸿钧;廖慧红;尹道志;杨洪;李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吉利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R21/34 | 分类号: | B60R21/34;B60Q1/04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贾允 |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紧固孔 折边 吸能结构 溃缩孔 支架 本实用新型 汽车前大灯 大灯壳 外周 缓冲 围设 吸能 缓冲距离 吸收能量 行人碰撞 支架两端 可变形 有效地 压溃 汽车 变形 延伸 安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前大灯的吸能结构,用于设置在前大灯壳体上,吸能结构包括支架、沿支架长侧延伸的第一折边和第二折边,支架、第一折边、第二折边与前大灯壳体围设成缓冲吸能腔,支架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紧固孔和第二紧固孔,第一紧固孔外周设有溃缩孔Ⅰ,第二紧固孔外周设有溃缩孔Ⅱ。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汽车,包括上述汽车前大灯的吸能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支架、第一折边、第二折边与前大灯壳体围设成缓冲吸能腔,增大了可变形空间和碰撞时的缓冲距离,第一紧固孔和第二紧固孔的外周分别设有溃缩孔Ⅰ和溃缩孔Ⅱ,在行人碰撞时产生变形和压溃并吸收能量,及时有效地保护了行人的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安全碰撞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前大灯的吸能结构及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汽车行业的迅速发展,人们对车辆的安全性及乘坐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汽车被动安全中,根据碰撞形式可分为正面碰撞、侧面碰撞、偏置碰撞、后碰等。由于正面碰撞发生较为频繁,占所有碰撞事故中40%左右。现有技术中,车辆对行人头部和腿部的保护效果均不明显,尤其是汽车前组合灯,因其位于汽车最前沿的两侧,是汽车最容易发生碰撞的位置之一。
由于前舱空间的限制,前大灯后端一般都安装有空滤,电器盒,电池等硬点,前大灯后端的空间无法满足该空间要求;二是车辆前大灯上没有可溃缩式结构。在与行人发生碰撞时,行人头部和腿部撞击时,汽车大灯压溃吸能能力非常弱,存在碰撞安全性低、不能有效对行人进行保护的缺点。
为规避上述安全问题,安装在汽车大灯处能够压溃并吸收碰撞能量,以减轻车辆对行人撞击的伤害,提升行车安全性的汽车前大灯的吸能结构及汽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安装在汽车大灯处能够压溃并吸收碰撞能量,以减轻车辆对行人撞击的伤害,提升行车安全性,并且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汽车前大灯的吸能结构及汽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前大灯的吸能结构,用于设置在前大灯壳体上,
所述吸能结构包括支架、沿支架长侧延伸的第一折边和第二折边,所述支架、第一折边、第二折边与前大灯壳体围设成缓冲吸能腔,
所述支架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紧固孔和第二紧固孔,所述第一紧固孔与所述第二紧固孔用于将吸能结构固定至车身支架,
所述第一紧固孔外周设有溃缩孔Ⅰ,所述第二紧固孔外周设有溃缩孔Ⅱ。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为长条形,所述支架的宽度沿第一紧固孔至第二紧固孔方向逐渐变窄。
进一步地,所述溃缩孔Ⅰ包括若干个条形孔Ⅰ,所述条形孔Ⅰ沿所述第一紧固孔外周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溃缩孔Ⅱ包括若干个条形孔Ⅱ,所述条形孔Ⅱ沿所述所述第二紧固孔间隔设置。
具体地,所述第一紧固孔与所述第二紧固孔设置在所述吸能结构的同一侧。
具体地,所述第一紧固孔与所述第二紧固孔内设有紧固件,所述紧固件为螺栓或螺钉。
优选地,所述第一折边、所述第二折边上均开设有流水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折边与所述第二折边分别与前大灯壳体通过密封胶连接为一体。
具体地,所述吸能结构由塑料通过注塑成型为一体结构。
相应地,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汽车,所述汽车包括上述所述的汽车前大灯的吸能结构。
实施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汽车前大灯的吸能结构,支架、第一折边、第二折边与前大灯壳体围设成缓冲吸能腔,增大了可变形空间和碰撞时的缓冲距离,碰撞后能够吸收碰撞能量,减轻车辆对行人撞击的伤害,提高行车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吉利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吉利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2806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防水淹充气气囊
- 下一篇:风窗横梁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