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AVR单片机的移动机器人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62737.6 | 申请日: | 2017-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609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黄宜庆;王盼盼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D1/02 | 分类号: | G05D1/02;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安徽信拓律师事务所34117 | 代理人: | 李德胜 |
地址: | 241004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avr 单片机 移动 机器人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机器人控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AVR单片机的移动机器人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网络、机械电子、信息、自动化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的飞速发展,移动机器人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同时,太空资源、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为移动机器人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目前,智能移动机器人,无人自主车等领域的研究进入了应用的阶段,随着研究的深入,对移动机器人的自主导航能力,动态避障策略,壁障时间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面智能机器人路径规划,是行驶在复杂动态自然环境中的全自主机器人系统的重要环节,而地面智能机器人全地域全自主技术的研究,是当今国内外学术界面临的挑战性问题。
移动机器人是一类能够通过传感器感知环境和自身状态,实现在有障碍物的环境中面向目标自主运动,从而完成一定功能的机器人系统。理想的自主移动机器人可以不需人的干预在各种环境中自主完成规定任务,具有较高的智能水平,但目前全自主的移动机器人还大多处于实验阶段,进入实用的多为自主移动机器人,通过人的干预在特定环境中执行各种任务,而遥控机器人则完全离不开人的干预。
智能移动机器人是一类能够通过传感器、感知环境和自身状态,实现在有障碍物的环境中面向目标自主运动,从而完成一定功能的机器人系统。移动机器人技术研究综合了路径规划、导航定位、路径跟踪与运动控制等技术。涉及包括距离探测、视频采集、温湿度以及声光等多种外部传感器,作为移动机器人的输入信息。移动机器人的运动控制主要是完成移动机器人的运动平台,提供一种移动机器人的控制方式。性能良好的移动机器人运动控制系统是移动机器人运行的基础,能够服务于移动机器人研究的通用开发平台。
随着移动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工业军事等领域中的广泛应用,有关移动机器人的理论设计制造和应用的新的技术学科——机器人学,已经逐渐形成,并越来越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机器人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涉及现代控制技术、传感器技术、计算机系统和人工智能等多门学科.但是它又有自身的系统性和专业性。内容极为丰富、广泛,其中专业性比较强的有机器人动力学和运动学、机器人轨迹规划和运动控制、机器人的传感技术、机器人的编程语言、机器人的智能和任务规划等。其中机器人的运动控制是实现机器人航迹控制的关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基于AVR单片机的移动机器人控制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基于AVR单片机的移动机器人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上连接有串口通信电路、仿真电路接口,所述控制器通过串口通信电路、仿真电路接口连接于舵机 及传感器驱动电路,所述舵机及传感器驱动电路连接有移动机器人舵机、传感器组,所述控制器包括单片机,所述单片机上连接有时钟电路、复位电路、I/O端口扩展电路,所述控制器上连接有电源供电电路。
所述传感器组红外距离传感器、转矩传感器、红外遥控器、声音探测传感器、光度探测传感器、温度探测传感器和蜂鸣器。
所述电源供电电路包括12V蓄电池组、调压稳压电路,12V蓄电池组通过调压稳压电路连接于控制器上。
所述单片机为AVR单片机,AVR单片机工作电压宽,在1.8~6V之间。
所述时钟电路用于为系统提供时钟源,时钟电路外接了一个16M的外部晶振,即在ATmega128片内振荡器的反相放大放大器输入端XTAL 1和输出端XTAL2与外部晶振的两端相连,晶振两端均需要接22pF左右的电容。
所述串口通讯电路有两个串口:USARTO与USARTI,其中串口0用于跟舵机的半双工通信;串口1用于与PC机的异步串行通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新颖,整体控制功耗小,反应灵敏,可以大大提高移动机器人的操作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单片机电路原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仿真电路接口电路原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串口通信电路电路原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舵机及传感器驱动电路电路原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调压稳压电路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实现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程大学,未经安徽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627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