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慢波组件管壳冷组装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27954.7 | 申请日: | 2017-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851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3 |
发明(设计)人: | 张弓;李冰清;张敏;侯至丞;王卫军;杨根;蔡君义;冯伟;韩彰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中国科学院先进技术研究所;深圳市中科德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13/04 | 分类号: | H05K13/04;H05K13/08;H01J23/24 |
代理公司: | 广州番禺容大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326 | 代理人: | 刘新年 |
地址: | 511458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件 管壳 组装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波电子器件装配领域,尤其是一种可针对多种慢波组件管壳规格进行冷挤压装配的挤压装置。
背景技术
行波管慢波组件主要由螺旋线、介质夹持杆、管壳等部分组成。装配过程一般采用冷挤压方式,即通过三爪卡盘从三个方向同时对外壳进行加压,在管壳上施加均布载荷使管壳在弹性范围内变形为近三角形形状,将螺旋线和介质夹持杆组合件推入管壳,撤离加载在管壳上的载荷,管壳回弹恢复原来的形状夹紧介质夹持杆与螺旋线。但由于三爪卡盘作为传动装置,结构比较复杂,可挤压的管壳规格有限,仅适用于小范围尺寸的管壳挤压,且挤压管壳的均匀性与挤压精度均无法保证,同时管壳的变形量也很难精确检测。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提出的问题,提供一种慢波组件管壳冷组装设备。
一种慢波组件管壳冷组装设备,包括机身、安装在所述机身上且带有手轮的丝杆、由所述丝杆驱动的T型块、与所述T型块相连的带锥面的第一锥套、设有斜面的第一压块,其中所述斜面与所述锥面对应接触;其中所述第一锥套与第一压块设置于所述机身内,其中所述第一锥套套设于所述机身内,且能在所述机身内滑动;
其中有三个所述第一压块沿所述第一锥套的虚拟轴线的周向成120°均布在所述第一锥套上,所述第一锥套上设有三个与三个所述第一压块对应的锥面;
所述丝杆通过驱动所述T型块带动所述第一锥套沿着所述丝杆的轴向方向在所述机身内运动,所述第一锥套通过所述锥面与斜面的滑动驱动三个所述第一压块沿着与所述第一锥套运动方向垂直的方向运动,三个所述第一压块同时向所述第一锥套的虚拟轴线靠拢运动;
其中所述丝杆与所述T型块之间设有用于检测所述丝杆与所述T型块之间的力度的拉压力传感器;
在三个所述第一压块的任意两第一压块之间设有用于检测被挤压的件的变形量的位移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机身内还套设有第二锥套,所述第二锥套和第一锥套共同连接在所述T型块上,且所述第二锥套的虚拟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一锥套虚拟中心轴线重合,第二锥套与所述第一锥套同轨迹运动;且所述第二锥套内设有与第一锥套的相同的锥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锥套内设有三个第二压块,其中所述第二压块与第一压块的斜面的斜度相等;三个所述第二压块沿着所述第二锥套的虚拟轴线的周向均等分布,并且与三个所述第一压块一一对齐。
进一步地,所述机身内固定安装有前压盖、导套、后压盖,所述导套设置在前压盖与后压盖之间,其中所述第一压块在所述前压盖和导套形成的空间内滑动;所述第二压块在所述导套和后压盖形成的空间内滑动。
进一步地,三个所述第二压块的任意两个第二压块之间设有用于检测被挤压件的变形量的第二位移传感器;
其中所述第一位移传感器和第二位移传感器的探针均指向被挤压件的中心。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压块和第二压块上连接有可更换的压板,其中所述压板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相互对齐的第一压块和第二压块上。进一步地,在所述机身上设有用于指示三个所述压板间直径的刻度牌,其中所述刻度牌设有与所述丝杆联动的刻度指针,当所述丝杆转动时能带动所述刻度指针移动,通过合适的换算比例将所述刻度指针移动的距离换算成三个所述压板间直径的大小显示在所述刻度牌上。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丝杆带动有锥面的锥套,通过斜面与锥面接触滑动,从而驱动带斜面的压块挤压管壳,同时结合了位移传感器和拉压力传感器,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了实时监测施加在管壳上的压力的功能,同时可以通过位移传感器实时监测管壳的最大变形量,可以避免出现因变形量过大而导致被挤压的管壳出现不可恢复的变形,提高了生产合格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慢波组件管壳冷挤压装置的三维示意图;
图2是慢波组件管壳冷挤压装置的主视图;
图3是图1所示慢波组件管壳冷挤压装置的左视图的全剖视图;
图4是图2所示慢波组件管壳冷挤压装置的A-A剖视图;
图5是图2所示慢波组件管壳冷挤压装置的B向视图;
图中标记:1-手轮、3-前压盖、4-第一压块、5-导套、6-第一锥套、7-机身、8-第二锥套、9-第二压块、10-后压盖、11-后盖、12-压板、13-丝杆、14-拉压力传感器、15-T型块、16-第一位移传感器、17-第二位移传感器、18-刻度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中国科学院先进技术研究所;深圳市中科德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中国科学院先进技术研究所;深圳市中科德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2795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移动的通信箱
- 下一篇:一种板栗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