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人机飞行远程管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98983.6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001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朱亚楠;段文博;高月山;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奇蛙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L29/06;B64C3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云端服务器 综合控制 指令 远程管理系统 无人机飞行 指令数据包 远程管理 发送 管理系统平台 解码 飞行控制 鉴权操作 结果返回 结果指令 页面显示 注册账号 控制器 数据包 绑定 鉴权 管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人机飞行远程管理方法,包括1)、搭建无人机远程管理系统;2)、用户对无人机发送飞行控制指令,综合控制端对指令数据包进行编码,并将编码后的数据包发送到云端服务器;3)、云端服务器接收到指令数据包后,进行解码、鉴权操作;4)、鉴权通过后,云端服务器将综合控制端发送的指令发送到指定的无人机;5)、无人机的控制器接收到指令后,控制无人机执行该指令,并将执行结果返回给云端服务器,云端服务器接收到执行结果指令发送给综合控制端,综进行页面显示。通过搭建无人机远程管理系统,并借助该管理系统平台可以管理多架无人机,用户在综合控制端注册账号,每个账号可以绑定多架无人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互联网人工智能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人机远程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无人机技术越来越成熟,无人机的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近两年除消费级无人机火爆以外,无人机在其他很多行业也得到广泛发展,如物流无人机、航拍无人机、侦查无人机等。
传统的无人机控制依赖于飞手对无人机的遥控,执行一个任务需要投入相当的人力成本;受到控制器和无人机通信距离的限制,导致无人机无法自动、超远距离执行任务;无人机采集到的数据和视频都存储在PC本地或者SD卡,易丢失,且很难用于大数据计算、机群数据合并等操作;受到通信安全性的限制,只能接入特定的飞控,无法实现各种飞控版本的适配。多架无人机不能进行系统的管理、调配,不方便进行协同执行任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人机远程管理方法,解决传统无人机控制技术中无人机的飞行距离受控制器信号限制,并且一个平台只针对一个版本的飞控做适配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人机远程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搭建无人机远程管理系统,无人机远程管理系统包括综合控制端、云端服务器和多架无人机;无人机上设置有控制器和无线通讯模块,综合控制端也设置有无线通信模块,无人机与综合控制端和云端服务器进行无线通信;用户通过综合控制端注册账户,每个账户对应绑定一架或多架无人机;
2)、用户在综合控制端登录账号后,可以对本账号绑定的无人机发送飞行控制指令,综合控制端对指令数据包进行编码,并将编码后的数据包发送到云端服务器;
3)、云端服务器接收到指令数据包后,进行解码,并进行鉴权操作,即判断该用户和目标设备的绑定关系、指令的正确性;
4)、鉴权通过后,云端服务器将综合控制端发送的指令转换成和无人机通信的指令,并将转换后的数据包发送到指定的无人机;
5)、无人机的控制器接收到指令后,控制无人机执行该指令,并将执行结果信息通过无线通信模块返回给云端服务器,云端服务器接收到执行结果指令回传后,发送给综合控制端,综合控制端接收到处理结果信息后,进行页面显示。
进一步改进,所述综合控制端,即用户对无人机进行综合管理的终端,为地面监控站,包括浏览器(B/S架构)、安装在PC上的客户端(C/S架构)和移动客户端(安装指定APP的移动设备)三种形式。所述浏览器(B/S架构)形式,即为直接在互联网上登录账号,不需要在电脑等终端上安装客户端,只需要一个服务器,并与互联网连通即可。所述C/S架构形式,需要客户在电脑等终端上安装客户端,然后通过客户端才能登录账户。所述移动客户端,在移动设备上安装对应的APP,用户通过移动终端打开APP登录账号,所述APP为申请人自主开发的用于管理无人机的应用程序,可以安装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上,体积小方便携带。三种形式可以根据用户需要自主选择,以满足不同用户的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奇蛙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奇蛙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989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