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马铃薯疫病的组合药肥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87856.6 | 申请日: | 2017-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469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吴嫦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省苗必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G3/04;A01N61/00;A01N43/653;A01N43/54;A01N25/06;A01P3/00;A01P1/00 |
代理公司: | 绥化市广辉专利事务所 23104 | 代理人: | 王振华 |
地址: | 152000 黑龙江省绥化***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治 马铃薯 疫病 组合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马铃薯疫病的组合药肥及制备方法,该药肥由下列原料组成:嘧菌酯、苯醚甲环唑、氮肥、磷肥、钾肥、腐殖酸、络合剂、助剂及微量元素。其制备方法为:按配方比例将氮肥、磷肥、钾肥、腐殖酸、络合剂及微量元素经砂磨机磨成细粉备用;按配方比例苯醚甲环唑和嘧菌酯装入反应釜,加入助剂反应后备用;将步骤1和步骤2得到的粉末加入反应釜内混拌均匀,加入水成悬浮液体装瓶包装即为成品。本发明产品具有杀菌机理独特,在作物表面形成保护膜并能杀死膜内病菌,持效期长,对真菌、细菌引发的疫病,病毒病有全面的预防治疗作用,多次喷施病菌不会产生抗性。悬浮剂剂型采用缓释控制技术,持药期长,附着率高,安全性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疫病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治马铃薯疫病的组合药肥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马铃薯属茄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块茎可供食用,是全球第三大重要的粮食作物,仅次于小麦和玉米,马铃薯在我国也被列入主食系列,也越来越被人们重视,种植规模和面积不断增加,深加工技术也方兴未艾,对马铃薯品质的要求也愈加严格,种植过程中,马铃薯疫病会造成大幅度减产。其疫病可发生在叶片上,也可浸染块茎,发病严重的叶片干枯脱落,田间植株成片枯黄,块茎染病产生暗褐色稍凹陷圆形或近圆形病斑,边缘分明,皮下呈浅褐色海绵状干腐,该病近年来呈上升趋势,其危害不亚于晚疫病,马铃薯疫病导致全株枯焦腐烂,极大地影响了马铃薯的品质和产量,也是种植马铃薯的农民最为担心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治马铃薯疫病的组合药肥,该药肥对疫病的防治效果好,确保增产,提质增效,使用安全可靠,本发明还提供了该发明药肥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治马铃薯疫病的组合药肥由下列原料组成:
嘧菌酯 10-30%
苯醚甲环唑 5-20%
氮肥 5-15%
磷肥 5-15%
钾肥 5-15%
腐殖酸 5-30%
络合剂 0.01-0.1%
助剂 0.01-0.1
微量元素 0.01-0.1%
其制备方法如下:
1、按配方比例将氮肥、磷肥、钾肥、腐殖酸、络合剂及微量元素经砂磨机磨成细粉过200目筛后备用;
2、按配方比例将嘧菌酯、苯醚甲环唑装入反应釜,加入助剂反应后,经砂磨机磨成细粉过200目筛后备用;
3、将步骤1和步骤2得到的粉末加入反应釜内混拌均匀,加入原料重量1-20倍水,成悬浮液体经灌装机装瓶包装即为本发明成品。
所述微量元素为:铁、铜、锌、镁、钼、硅、硒、硼、钙、锰化合物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助剂为分散剂、消泡剂、防冻剂和增稠剂,其比例为:1:1:1:1。
本发明产品具有以下效果:
1、杀菌机理独特,在作物表面形成保护膜并能杀死膜内病菌;
2、杀菌谱广,持效期长,对真菌、细菌引发的疫病,病毒病有全面的预防治疗作用,多次喷施病菌不会产生抗性;
3、剂型先进,悬浮剂剂型采用缓释控制技术,持药期长,附着率高,减少用药次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省苗必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黑龙江省苗必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8785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码相机镜头保护结构
- 下一篇:一种火电机组直接空冷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