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列车备用制动控制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84566.9 | 申请日: | 2017-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189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06 |
发明(设计)人: | 刘长青;乔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H11/10 | 分类号: | B61H11/10;B61H11/14;B60T13/36;B60T15/02;B60T1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罗满 |
地址: | 130000 ***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列车 备用 制动 控制系统 方法 | ||
1.一种列车备用制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列车总风缸管,用于为列车气体制动提供所需的压缩空气;
列车制动管,用于控制列车的制动与缓解;
气体制动控制手柄(10),包括第一风源输入端(11)、紧急制动端(12)、开关控制压力输出端(13)、制动控制压力输出端(14)以及第一压力释放端(15);
中继阀(20),包括第二风源输入端(21)、制动管压力输出端(22)、开关控制压力输入端(23)、制动控制压力输入端(24)以及第二压力释放端(25);
所述第一风源输入端(11)与所述列车总风缸管和所述第二风源输入端(21)均相连;所述紧急制动端(12)与所述制动管压力输出端(22)和所述列车制动管均相连;所述开关控制压力输出端(13)通过控制管路与所述开关控制压力输入端(23)相连,在所述控制管路上设置有控制设备(30);所述制动控制压力输出端(14)与所述制动控制压力输入端(24)相连;所述第一压力释放端(15)和所述第二压力释放端(25)均与大气连通;
所述气体制动控制手柄(10)用于根据所述气体制动控制手柄(10)所处制动档位的不同下发相应大小的制动控制压力;
所述中继阀(20)用于在所述控制设备(30)使所述开关控制压力输出端(13)与所述开关控制压力输入端(23)导通时,将所述制动管压力输出端(22)输出的制动管压力调整至与所述制动控制压力输入端(24)输入的制动控制压力一致,且所述制动管压力输出端(22)的流量大于所述制动控制压力输入端(24)的流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列车备用制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在连接所述制动控制压力输出端(14)与所述制动控制压力输入端(14)的气体管路上设置有第一旁路,所述第一旁路上沿气体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容积风缸(41)和气体压力表(4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列车备用制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在连接所述制动控制压力输出端(14)与所述制动控制压力输入端(24)的气体管路上设置有第二旁路,所述第二旁路上设置有用于检测是否存在制动控制压力的压力检测装置(4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列车备用制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阀还设置有辅助压力调整端(26),所述辅助压力调整端(26)连接的气体管路上依次设置有第二容积风缸(261)和第三容积风缸(26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列车备用制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设备(30)包括手动控制阀(31)和与所述手动控制阀(31)并联设置的电动控制阀(3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列车备用制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控制阀(31)包括输出端B1和输入端B3,所述电动控制阀(32)包括第一输入端A1、第二输入端A2以及输出端A3;所述第二输入端A2和输入端B3连通所述开关控制压力输出端(13);所述输出端B1连通所述第一输入端A1;所述输出端A3连通所述开关控制压力输入端(23);
当所述电动控制阀(32)得电时,所述第二输入端A2与所述输出端A3导通,所述第一输入端A1与所述输出端A3截止;当所述电动控制阀(32)失电时,所述第二输入端A2与所述输出端A3截止,所述第一输入端A1与所述输出端A3导通。
7.一种列车备用制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列车备用制动控制系统,包括:
根据列车的实际行驶状况确定气体制动手柄的制动等级,并将所述气体制动手柄置于与所述制动等级对应的制动档位,得到并向中继阀输出所述制动档位对应大小的制动控制压力;
利用所述中继阀对输出的制动管压力按所述制动控制压力进行调整,得到与所述制动控制压力大小一致的调整后制动管压力;
将所述调整后制动管压力同时传输至所述气体制动手柄的紧急制动端和列车制动管,以在需要进行紧急制动时利用所述紧急制动端以最大速度减小制动管压力和实现对列车的制动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8456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