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机载LiDAR点云数据缺失区域边界提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41388.1 | 申请日: | 2017-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932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发明(设计)人: | 黄帅;张广运;黄景金;张荣庭;周祥;周国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7/13 | 分类号: | G06T7/13;G06T7/181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李林娟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机载 lidar 数据 缺失 区域 边界 提取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载LiDAR点云数据缺失区域边界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原始机载LiDAR点云数据进行网格化处理,获取网格化后的带有缺失区域的矩阵,将矩阵定义为网格;采用种子方法对网格进行遍历,获取可以相互区分的缺失区域;对每一缺失区域进行外扩,获取包围缺失区域的网孔集合;采用Kd‑Tree的方法建立机载LiDAR点云数据之间的拓扑关系,获取待判断的k邻域点;通过待判断点及k邻域点的分布均匀性判断该点是否为边界特征点;采用最近点搜索方法对散乱边界特征点进行连接,获取机载LiDAR点云数据中缺失区域的有序边界特征点。本发明能够获得细节完整、且相互独立的机载LiDAR点云数据缺失区域边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载激光雷达三维点云数据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机载LiDAR点云数据缺失区域边界提取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及社会的发展,“数字地球”这一概念已经深入到各行各业中,人们逐渐认识到,想要实现信息化社会,空间地理信息是必不可少的,可以说空间地理信息是一切地理信息应用的基础。现阶段,空间地理信息主要通过传统的摄影测量方式获取,但是通过传统的摄影测量方式获取空间地理信息,其生成周期慢、数据质量差,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如何能够快速、准确、实时的获取空间地理信息已成为测绘领域的发展难题。
激光扫描测距技术(LiDAR,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的出现,弥补了传统摄影测量的缺点。LiDAR作为一种主动式遥感技术,可以快速获取地表物体的三维空间信息,且与传统摄影测量不同的是,其不受天气、光照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可以直接获取目标点在三维空间的位置,实现真正的全天时、全天候的数据获取。
但是在机载LiDAR点云数据的获取过程中,由于地表物体的遮挡以及水体吸收等原因,会造成获取的数据中出现缺失区域,不能为后续处理及应用提供完整的数据源,因此在数据的后续处理及使用过程中,需对其进行修补。缺失区域的边界提取作为后续缺失区域修补的首要工作,其提取结果的优劣将直接影响着修补的效果,进而影响整个点云数据后续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机载LiDAR点云数据缺失区域边界提取方法,本发明通过将机载LiDAR点云数据栅格化,快速的定位缺失区域,并且所提取出的边界与缺失区域一一对应,为机载LiDAR点云数据的处理提供了一种全新研究思路和方法,详见下文描述:
一种基于机载LiDAR点云数据缺失区域边界提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对原始机载LiDAR点云数据进行网格化处理,获取网格化后的带有缺失区域的矩阵,将矩阵定义为网格;采用种子方法对网格进行遍历,获取可以相互区分的缺失区域;
对每一缺失区域进行外扩,获取包围缺失区域的网孔集合,统计网孔内的点云数据,作为该缺失区域的初始边界特征点集合;
采用Kd-Tree的方法建立机载LiDAR点云数据之间的拓扑关系,获取待判断的k邻域点;
通过对初始边界特征点集合内的每一点及其k邻域点的分布均匀性判断该点是否为边界特征点;采用最近点搜索方法对散乱边界特征点进行连接,获取机载LiDAR点云数据中缺失区域的有序边界特征点。
所述对原始机载LiDAR点云数据进行网格化处理具体为:
将点云数据投影至平面;根据一定条件确定网格划分规模;对每一个点云数据按照其在平面投影中的位置,将其分配到网格M中的各个网孔。
其中,每个网格中包含2~3个点云数据。
所述采用种子方法对网格进行遍历,获取可以相互区分的缺失区域具体为:
采用种子方法与栈结构的结合,且采用四方向搜索定位缺失区域。
所述对每一缺失区域进行外扩,获取包围缺失区域的网孔集合具体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4138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