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半导体塑封料自动上料装置及其工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01628.5 | 申请日: | 2017-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915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4 |
发明(设计)人: | 吴云云;王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扬杰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1/02 | 分类号: | B29C31/02;H01L21/677;H01L21/56 |
代理公司: | 扬州市苏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83 | 代理人: | 周全 |
地址: | 225008 江苏省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半导体 塑封 自动 装置 及其 工作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器件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半导体塑封料自动上料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在电子元器件制造业中,产品的后道封装一般采用塑料封装模具压注成型,在此过程中,一般步骤是:先在模具上放上引线框架;再放入塑封料;然后合模进行注塑。
目前放塑封料工艺多为手动上料,,即将圆柱形塑封料用手一个一个放入塑封模具中,然后再单个通过压模机塑封,其使得压模机的工作效率低下。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无锡红光微电子有限公司公开了一种“QFN 封装工艺的塑封料上料架”,专利号“201210094642.3”,使用时,分别依次将八个圆柱形的塑封料放入八个上料通孔内,由于一一对应的所述上料通孔、下料通孔的中心存在固定轴向间距,故八个塑封料被置于所述上面板内,塑封模具开模后直接将八颗塑封料同时放入塑封模具中去,此时,只需推动操作手柄,使得弹簧压缩,从而使得一一对应的所述上料通孔、下料通孔的中心重合,此时八颗塑封料会从对应的下料通孔落入塑封模具中,其节省了工作时间,利用模压机工作过程的时间,同时手动把八颗塑封料放入该上料架中,其使得压模机的工作效率高。但是该上料架在使用前还是需要用手将塑封料逐个放入该上料架中,工作效率的提高并不显著,并且人力成本也未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工作效率高,并降低人力成本的半导体塑封料自动上料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半导体塑封料自动上料装置,包括振荡上料机构和上料模具,所述振荡上料机构从上到下依次包括振荡筛、漏斗型振荡孔以及上料管,所述上料管中设有若干水平挡板开关,
所述振荡筛的筛孔的孔径大于塑封料的直径,所述漏斗型振荡孔的上孔径大于筛孔的孔径,下孔径大于一个塑封料的直径并小于两个塑封料的直径;
所述上料模具上表面设有若干与上料管底部对应的凹槽。
还包括感应器一,所述感应器一设在所述上料管的管壁上,所述感应器一位于最下面的水平挡板开关的上方。
还包括感应器二,所述感应器二设在所述上料管的管壁上,所述感应器二位于最下面的水平挡板开关的下方。
还包括设在漏斗型振荡孔中的激光传感器和塑封料平均分散装置。
所述塑封料平均分散装置包括均散板和两个垂直设在均散板下的气缸,所述均散板设在相邻的两个漏斗型振荡孔之间,所述均散板的宽度大于或等于相邻的两个漏斗型振荡孔之间的距离;
两个气缸与相邻的两个漏斗型振荡孔并排排列。
所述塑封料平均分散装置包括连通相邻两个上料管的通道一和通道二,上料管的管壁上、通道一和通道二的端头处设有竖直挡板开关;
所述通道一和通道二分别向两个不同的上料管倾斜。
还包括控制器,以及分别与各激光传感器连通的计数器,所述水平挡板开关、感应器一、感应器二、气缸、竖直挡板开关、计数器分别与控制器连接。
一种半导体塑封料自动上料装置的工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启动振荡筛,将塑封料倒在振荡筛上;
2)、塑封料从振荡筛的筛孔中落至漏斗型振荡孔中,继续振荡使塑封料垂直落入上料管中,依次开启除最下面的水平挡板开关以外的水平挡板开关,每个开关打开后立即关上,至感应器一感应到每个上料管中有塑封料落下,停止振荡;
3)、开启最下面的水平挡板开关并立即关上,至感应器二感应到每个上料管中有塑封料落入上料模具的凹槽中。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方的振荡筛来分散塑封料,以保证上料模具中的每个凹槽都有料;经过振动筛筛孔的塑封料进入漏斗型的振荡孔后进入上料管,上料管的管径略大于塑封料的直径,使塑封料竖直落下以确保塑封料顺利落入上料模具中;上料管中设若干开关,以控制最终只出一个料到对应上料模具的凹槽中;增设塑封料平均分散装置以均衡相邻两个出料管中的塑封料个数,以进一步确保上料模具上的每个凹槽都有料。本发明结构简单,人只需将料倒在振动筛上即可,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和人力成本,实现自动上料,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是上料模具,11是凹槽,2是振荡筛,3是漏斗型振荡孔,4是上料管,41是水平挡板开关,5是感应器一,6是感应器二,7是均散板,8是气缸,9是通道一,10是通道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扬杰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扬州扬杰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0162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