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铁路敞车及其侧墙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51407.1 | 申请日: | 2017-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667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韩俊峰;郑和平;张志彬;吕倩;付占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17/08 | 分类号: | B61D17/08;B61D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罗满 |
地址: | 161002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铁路 敞车 及其 | ||
1.一种铁路敞车的侧墙,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墙包括沿铁路敞车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枕柱(1)和布置在枕柱(1)与枕柱(1)之间的侧柱(2),侧柱(2)与枕柱(1)以及侧柱(2)与侧柱(2)均沿铁路敞车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还包括侧板(4),所述侧板(4)固接于相邻的所述侧柱(2)或者相邻的所述侧柱(2)和所述枕柱(1)之间;还包括磨耗板(6),用于防止所述枕柱(1)、所述侧柱(2)和所述侧板(4)被直接磨损;所述侧板(4)为顶部和底部向内折弯、中部向外凸出的曲形板;
所述侧板(4)自顶至底依次设置有第一弧形板(41)、与所述第一弧形板(41)相切连且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一平形板(42)、与所述第一平形板(42)相切连的第二弧形板(43)以及与所述第二弧形板(43)相切连的第二平形板(44);部分所述磨耗板(6)设置于所述第一平形板(42)的外侧面;
所述侧墙还包括连接板(5),所述连接板(5)用于连接所述侧板(4)和铁路敞车的底板(7);所述连接板(5)包括沿水平方向延伸的连接平形板(51),所述连接平形板(51)与所述底板(7)连接,还包括与所述连接平形板(51)相连的连接弧形板(52),所述连接弧形板(52)与所述第二平形板(44)相切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板(41)的弧度小于所述第二弧形板(43)的弧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板(41)的弧度配置为:所述铁路敞车翻转到卸货极限状态时,所述第一弧形板(41)与水平面的最小夹角大于货物的安息角,以便货物能够倾卸干净。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墙,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柱(2)和所述枕柱(1)均配置为顶部尺寸小于底部尺寸的梯形柱。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侧墙,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柱(2)和所述枕柱(1)均配置为:内侧面的底部相对顶部自外向内倾斜,外侧面沿竖直方向延伸;部分所述磨耗板(6)设置于所述侧柱(2)的外侧面和所述枕柱(1)的外侧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侧墙,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柱(2)和所述枕柱(1)的外侧面与所述第一平形板(42)的外侧面平齐。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侧墙,其特征在于,与所述铁路敞车匹配的翻车机具有靠车板(8),卸货时,所述靠车板(8)的内侧面面向所述磨耗板(6)的外侧面;在所述铁路敞车处于空载状态和满载状态下,所述磨耗板(6)的顶面均能够高于或平齐于对应的所述靠车板(8)的顶面,所述磨耗板(6)的底面均能够低于或平齐于对应的所述靠车板(8)的底面。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侧墙,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墙还包括固接于所述侧柱(2)和所述枕柱(1)顶端的上侧梁(3),所述上侧梁(3)配置为:由顶面、底面、外侧面形成内侧开口的梯形梁,所述顶面和所述底面的内侧均固接所述侧板(4)的外侧面,使所述侧板(4)的外侧面封堵所述梯形梁的内侧开口。
9.一种铁路敞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铁路敞车包括底板(7)和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侧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未经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5140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