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充电桩的汽车智能自动充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88524.8 | 申请日: | 2017-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627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唐建柳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禾才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11/18 | 分类号: | B60L11/18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禾才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9 | 代理人: | 梁永健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桩 电极 指示灯 接收传感器 汽车 自动充电系统 充电 到位传感器 电极传感器 发送传感器 汽车智能 主控制器 控制继电器 保证安全 发送信号 前后位置 自动充电 左右位置 控制器 过道 通畅 伸出 释放 | ||
1.一种基于充电桩的汽车智能自动充电系统,所述充电桩内安装有主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上设置有发送传感器、对中灯和汽车电极;所述充电桩包括接收传感器、到位传感器、充电桩电极、电极传感器、第一指示灯和第二指示灯;
所述发送传感器和接收传感器相配合用于当用户按下“充电按钮”后准备充电并伸出汽车电极,以及当充电完成后结束充电并控制汽车电极和充电桩电极复位;
所述对中灯和接收传感器相配合用于定位汽车与充电桩之间的左右位置;
所述第一指示灯用于显示左右位置定位完成;
所述到位传感器用于定位汽车与充电桩之间的前后位置;
所述第二指示灯用于显示前后位置定位完成;
所述充电桩电极与主控制器电连接用于当左右、前后位置定位完成后,所述主控制器控制充电桩电极伸出与汽车电极相碰;
所述电极传感器用于当充电桩电极与汽车电极相碰后,发送信号“接上”至主控制器,所述主控制器控制继电器开始充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充电桩的汽车智能自动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电极和充电桩电极上分别设置有防护盖,所述防护盖用于当汽车电极和充电桩电极收回时封住电极孔,当汽车电极和充电桩电极伸出时覆盖着所述汽车电极和充电桩电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充电桩的汽车智能自动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还包括基座、极限位置传感器和第三指示灯;所述基座上设置有到位传感器和极限位置传感器,且所述极限位置传感器位于到位传感器后方;所述极限位置传感器和第三指示灯相配合用于当汽车尾部遮住极限传感器时,提醒用户汽车已过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充电桩的汽车智能自动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还包括桩体,所述接收传感器和对中灯分别设置于桩体中线处和汽车中线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充电桩的汽车智能自动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前方还设置有保险堵,所述保险堵用于防止汽车撞到所述充电桩。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充电桩的汽车智能自动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还包括伸缩装置,所述伸缩装置设置于基座上;所述伸缩装置包括第一连接条、第二连接条、气缸和支撑板;所述充电桩电极设置于支撑板正面;所述气缸与主控制器电连接,且所述气缸的输出端与支撑板背面中部相连;
所述第一连接条和第二连接条相互轴接于中部,且所述第一连接条的上端和第二连接条的上端分别与支撑板背面两侧相连,且所述第一连接条的下端和第二连接条的下端与基座相连,通过所述气缸推动支撑板使得升降机构带动支撑板上升时,所述第一连接条和第二连接条相交所得的上下夹角逐渐变小,两端夹角逐渐变大。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充电桩的汽车智能自动充电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充电步骤:
步骤A1,准备充电时,用户按下“充电按钮”后,汽车电极伸出,发送传感器发出信号“通”至接收传感器来进行对中,用户驾驶汽车进行左右位置调节,当对中灯照射在接收传感器时,对中完成且第一指示灯发亮;
步骤A2,当对中完成后,用户继续驾驶汽车进行前后位置调节,当汽车尾部遮住所述到位传感器时,所述到位传感器发送“到位”信号至主控制器,同时所述第二指示灯发亮;
步骤A3,主控制器接收到“到位”信号后,即启动伸缩装置,所述伸缩装置带动充电桩电极向上移动,直至与汽车电极相碰时,所述电极传感器发送“接上”信号至主控制器,所述主控制器关闭伸缩装置且通过继电器开始充电;
步骤A4,当充电完成时,所述发送传感器发送“不通”信号至接收传感器,所述接收传感器反馈“不通”信号至主控制器,所述主控制器控制继电器断电,且伸缩装置带动充电桩电极复位,同时汽车电极也复位,充电结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禾才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禾才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8852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汽车智能充电导航方法
- 下一篇:温度控制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