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洋沉积物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环境激素的分散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16715.3 | 申请日: | 2017-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080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胡红美;李铁军;张露;郭远明;孙秀梅;郝青;应忠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72;G01N30/06;G01N30/12;G01N30/08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602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洋 沉积物 中邻苯二 甲酸 环境 激素 分散 萃取 色谱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海洋沉积物污染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海洋沉积物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环境激素的分散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样品的采集;(2)取样和超声波萃取;(3)浓缩;(4)分散固相萃取净化;(5)浓缩定容;(6)气相色谱‑质谱检测器检测;(7)标准曲线绘制;(8)回收率测定。本发明操作简单,超声波萃取效率高,能快速完成样品的前处理;首次采用石墨化炭黑作为固相吸附剂,分散固相萃取效率高,净化效果好;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回收率及重现性,16种邻苯二甲酸酯检出限为0.1~0.25μg/kg,回收率为78~117%,相对标准偏差(n=5)为2.4~6.8%,可应用于海洋沉积物中邻苯二甲酸酯含量的准确测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洋沉积物污染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海洋沉积物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环境激素的分散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邻苯二甲酸酯作为一类重要的环境激素广泛分布在大气、水体、土壤、底泥、食品、动植物体、甚至人体等各种介质中,具有类雌激素效应,干扰内分泌系统,导致生殖、发育和行为异常,主要作为增塑剂应用于食品、纺织、儿童玩具等,也可作为农药、化妆品、润滑剂等化工产品的生产原料,已被世界多个国家列为“优先污染物名单”。尽管邻苯二甲酸酯污染已引起全球重视,但由于其在环境中性质稳定,可持久存在。海洋沉积物是邻苯二甲酸酯在环境中迁移和转化的重要载体、归宿地和集聚区。因此,分析海洋沉积物中邻苯二甲酸酯尤为重要。
目前,国内外主要采用索氏提取、振荡萃取、微波辅助提取、QuEChERS、加速溶剂萃取、超声波萃取、基质固相分散萃取等萃取技术,结合层析柱净化、固相萃取、浓硫酸净化、分散式固相萃取、分散液相微萃取的等一种或两种净化方法,再采用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法、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等技术进行沉积物或土壤样品中邻苯二甲酸酯检测。
邻苯二甲酸酯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易被水解,文献报道中主要选用层析柱或固相萃取小柱进行净化。但采用层析柱或固相萃取小柱,虽净化效果较好,但操作复杂,需进行萃取柱活化、上样、淋洗、洗脱等过程,耗时较长,不适合批量样品处理。此外,浓硫酸净化、分散式固相萃取、分散液相微萃取也有少量报道。但采用浓硫酸净化法回收率较低,分散液液微萃取主要适合简单液体基质样品,对于复杂固体基质需要处理转化为液体基质,且易产生基质效应。张渝等采用微波辅助萃取,C18吸附剂分散固相萃取净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土壤中的邻苯二甲酸酯,该方法前处理需要在土样中加入佛罗里硅土,基质效应明显,且吸附剂仅分散在丙酮溶液中,而进一步研究发现丙酮中C18对邻苯二甲酸二甲酯、邻苯二甲酸二乙酯的吸附性较强,不能满足分析检测要求。邻苯二甲酸酯类种类众多,性质差异较大,寻找一种合适的分散固相吸附剂,且不会带来基质效应,同时选择合适的分散剂以保证所有待分析的邻苯二甲酸酯的回收率,是突破现有方法的关键瓶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海洋沉积物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环境激素的分散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检测方法,以实现快速、准确地测定海洋沉积物中邻苯二甲酸酯含量的测定。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海洋沉积物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环境激素的分散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样品的采集和制样:将待检测的海洋沉积物样品置于冷冻干燥机中干燥12~24h,取出过80~100目不锈钢筛,得到待测样品,置于干燥器内待测;所述的待检测的海洋沉积物样品可采用洁净的铝箔包装并密封于聚乙烯袋子中进行运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未经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167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