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变速器档位控制方法、系统及车辆有效
| 申请号: | 201711087184.X | 申请日: | 2017-11-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514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 发明(设计)人: | 李高维;刘积成;阎备战;李元伟;王华;宋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H61/02 | 分类号: | F16H61/02;F16H59/74 |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陈浩 |
| 地址: | 450016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速器 档位 控制 方法 系统 车辆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变速器档位控制方法、系统及车辆,采用发动机负荷率作为变速器换挡时主要考虑的参数,计算当前档位及相应发动机转速下的发动机实时负荷率,将当前档位及相应发动机转速下的发动机实时负荷率与当前档位及相应的发动机转速下的发动机理想负荷率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对变速器进行档位控制。本发明的方法可以根据发动机的实时负荷率对变速器的档位进行调节,实现了对车辆的节能换挡的精确控制,保证了整车的经济性,实现了节省燃料的目的,符合汽车的高效节能的发展策略。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内燃机驱动的自动换挡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变速器档位控制方法、系统及车辆。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先进的电子技术装备改造传统的机械传动系统的快速发展,自动变速箱越来越成为汽车的标准配置,车辆自动变速器的换挡控制方法对车辆的动力性和经济性有着重要的影响,当前,国内外对有级式自动变速器的换挡控制方法有了大量的研究,具体包括:基于模糊控制、基于神经网络、基于离线数据计算的换挡控制策略,基于离线数据计算的换挡控制策略应用较多。为实现自动换挡,必须以某种(或某些)参数作为控制的基准,而且这种参数应能用来描述车辆对动力传动装置各项性能和使用的要求,能够作为合理选档的依据,同时,在结构上易于实现,便于可靠的获取,目前,常用的控制参数是发动机转速和发动机油门开度或者节气门开度,以保证合适的动力、舒适性或者是满足司机的操作意愿,如公开号为“CN102395817A”,名称为“变速器控制装置”的中国专利文件,该文件提供的变速器控制装置的换挡策略基于行驶状态数据如发动机转速来调节变速器的运行,但是基于发动机转速调节变速器档位的控制策略存在对档位的控制不精确的问题,进一步导致该换挡策略不够节能高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速器档位控制方法、系统及车辆,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变速器换挡策略不够节能、效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变速器档位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计算当前档位及相应发动机转速下的发动机实时负荷率,将当前档位及相应发动机转速下的发动机实时负荷率与当前档位及相应的发动机转速下的发动机理想负荷率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对变速器进行档位控制,其中,所述发动机的理想负荷率指发动机各转速下最高热效率所对应的发动机负荷率。
进一步地,判断当前档位及相应发动机转速下的发动机实时负荷率与当前档位及相应发动机转速下的发动机理想负荷率的差值是否大于第一设定值,若大于第一设定值且持续设定的时间,则将上一档位及相应发动机转速下的发动机实时负荷率与上一档位及相应发动机转速下的发动机理想负荷率进行比较,若小于第一设定值则保持当前档位。
进一步地,当上一档位及相应发动机转速下的发动机实时负荷率与上一档位及相应发动机转速下的发动机理想负荷率的差值大于第二设定值或小于第三设定值时,判断上一档位的实时动力因数与上一档位的最小动力因数的大小关系,若所述实时动力因数大于等于所述最小动力因数,则控制变速器降低档位,否则保持当前档位;所述动力因数根据车速及车辆的档位信息计算得到。
进一步地,若当前档位及相应发动机转速下的发动机实时负荷率与当前档位及相应发动机转速下的发动机理想负荷率的差值不大于第一设定值,则判断当前档位及相应发动机转速下的发动机实时负荷率与当前档位及相应发动机转速下的发动机理想负荷率的差值是否小于第四设定值,若小于第四设定值且持续设定的时间,则将下一档位及相应发动机转速下的发动机实时负荷率与下一档位及相应发动机转速下的发动机理想负荷率进行比较,若大于第四设定值则保持当前档位。
进一步地,若下一档位及相应发动机转速下的发动机实时负荷率与下一档位及相应发动机转速下的发动机理想负荷率的差值大于第五设定值或小于第六设定值时,判断下一档位的实时动力因数与下一档位的最小动力因数的大小关系,若所述实时动力因数大于等于所述最小动力因数,则控制变速器升高档位,否则保持当前档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8718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工业车辆的变速控制装置
- 下一篇:离合器的转矩-冲程学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