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阵列基板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09022.3 | 申请日: | 2017-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854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何小利;蔺帅;王向前;张志华;李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3/60 | 分类号: | H01L23/60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智云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阵列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造方法,在衬底基板上形成多组绑定端子,在衬底基板的边缘区域上形成第一静电防护线,并形成第二静电防护线连接所述绑定端子与所述第一静电防护线,从而通过第二静电防护线将绑定端子上的静电导引至第一静电防护线来平衡消耗电荷量,达到有效保护阵列基板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平板显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平面显示技术的不断成熟,消费者逐渐将目光投向了平面显示器的外观以及其多样化的功能,所以,现在市场中采用窄边框设计的平面显示器已经屡见不鲜。采用窄边框设计的平面显示器,其体积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压缩,于此同时,也有效地使人觉得可视面积更为开阔,因此,窄边框设计是未来平面显示器的发展潮流与发展方向。
但是由于边框设计越来越窄,边缘走线区也随之变窄,导致抗静电能力减弱。在生产作业过程中,由于设备或人员接触产品时难免会产生静电,产生的静电容易造成产品损伤,影响产品的良率。
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避免静电造成的损失,例如:在设计时,增加边缘地线的线宽,但是由于窄边框机构的限制,增加线宽较难实现;再例如:规范作业手法,要求作业人员佩戴静电手环;增加离子风扇等防静电设备;购买防静电较好的设备机台,并保证设备接地良好,提高设备防静电能力,但是这些方法均无法有效的避免静电的损伤。
因此,如何防止静电损伤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造方法,避免静电损伤,达到保护阵列基板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阵列基板,包括:衬底基板,位于所述衬底基板上的多组绑定端子,位于所述衬底基板的边缘区域上的第一静电防护线,以及位于所述衬底基板上的第二静电防护线,其中,所述绑定端子通过所述第二静电防护线连接至所述第一静电防护线。
可选的,所述衬底基板包括多个有效区以及包围所述有效区的外围区,所述第一静电防护线位于所述外围区内,多组所述绑定端子分别位于多个所述有效区内。
可选的,所述有效区包括显示区与包围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所述绑定端子位于所述非显示区内。
可选的,每个所述有效区的周边设置有电连接的所述第一静电防护线和/或第二静电防护线。
可选的,所述第一静电防护线与第二静电防护线均为金属导线。
可选的,所述第一静电防护线呈闭合的椭圆形、圆形或多边形。
相应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阵列基板的制造方法,包括:
提供一衬底基板;
在所述衬底基板上形成多组绑定端子,在所述衬底基板的边缘区域上形成第一静电防护线与第二静电防护线,其中,所述第二静电防护线连接所述绑定端子与所述第一静电防护线。
可选的,所述衬底基板包括多个有效区以及包围所述有效区的外围区,所述第一静电防护线形成于所述外围区内,多组所述绑定端子分别形成于多个所述有效区内。
可选的,每个所述有效区的四周形成有电连接的所述第一静电防护线和/或第二静电防护线。
可选的,所述绑定端子、第一静电防护线与第二静电防护线在同一工艺步骤中形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阵列基板及其制造方法中,在衬底基板上形成多组绑定端子,在衬底基板的边缘区域上形成第一静电防护线,并形成第二静电防护线连接所述绑定端子与所述第一静电防护线,从而通过第二静电防护线将绑定端子上的静电导引至第一静电防护线来平衡消耗电荷量,达到有效保护阵列基板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090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电磁屏蔽的双面模块
- 下一篇:一种提高芯片系统级可靠性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