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移动平均算法的S曲线加减速控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737399.5 | 申请日: | 2017-08-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6804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 发明(设计)人: | 陈刘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迈信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5B19/416 | 分类号: | G05B19/416 |
| 代理公司: | 武汉泰山北斗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50 | 代理人: | 程千慧 |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移动 平均 算法 曲线 减速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基于移动平均算法的S曲线加减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利用三角函数的泰勒展开式,求得优化前速度v(t)的初步表达式;
步骤S2、利用最优解求解算法对优化前速度v(t)的初步表达式中的系数进行计算,得到优化前速度v(t)的最终表达式;
步骤S3、采用移动平均算法对v(t)进行优化,得到优化后速度V(t)的表达式;
所述步骤S3中,采用移动平均算法对v(t)进行优化,得到优化后速度V(t)的表达式的具体方法为:
设在第i个插补周期,t=ti,在第j个插补周期,t=tj;v(ti)表示第i个插补周期对应的优化前速度,V(tj)表示第j个插补周期对应的优化后速度;设移动平均的步数为n,设N为由初始速度v0开始增加经过加速、匀速和减速后达到终止速度ve的过程中经过的插补周期总个数,n和N均为自然数;经过移动平均算法优化后,优化后速度V(tj)滞后了n-1个插补周期,在第N+(n-1)个插补周期后结束,优化后速度V(tj)的表达式如下:
在第1至n-1个插补周期,(j=1,2,3,…,n-1);在第n至第N个插补周期,(j=n,n+1,…N);在第N+1至N+(n-1)个插补周期,(j=N+1,…,N+n-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移动平均算法的S曲线加减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具体为,利用正弦函数或余弦函数的泰勒展开式进行求导,得到v(t)的初步表达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移动平均算法的S曲线加减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具体为,利用余弦函数的泰勒展开式得到位移表达式f(t)=S(t)=1-b1t2+b2t4-b3t6+b4t8,对f(t)进行多次求导,分别得到速度表达式f(1)(t)=v(t)=-2b1t+4b2t3-6b3t5+8b4t7,加速度表达式f(2)(t)=a(t)=-2b1+12b2t2-30b3t4+56b4t6和加 加速度表达式f(3)(t)=24b2t-120b3t3+336b4t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移动平均算法的S曲线加减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最优解求解算法为遗传算法。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移动平均算法的S曲线加减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采用遗传算法对v(t)的初步表达式中的系数进行计算,得到v(t)的最终表达式的具体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1、计算误差函数及各级导数,其中误差函数g(t)=f(t)-cos(t),对g(t)进行多次求导,得到g(1)(t)=f(1)(t)+sin(t),g(2)(t)=f(2)(t)+cos(t),令G(t)=max(|g(t)|)+max(|g(1)(t)|)+max(|g(2)(t)|)+max(|g(3)(t)|),目标函数为MIN(G(t));
步骤S2.2、取A,B,C,D为遗传基因,且
步骤S2.3、将带入f(t)、f(1)(t)、f(2)(t)和f(3)(t),设置误差函数的约束条件和遗传算法的参数,利用遗传算法计算得到A、B、C和D的值;
步骤S2.4、利用计算得出b1、b2、b3、和b4的值,将b1、b2、b3和b4的值带入速度表达式f(1)(t)=v(t)=-2b1t+4b2t3-6b3t5+8b4t7,得到v(t)的最终表达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迈信电气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迈信电气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3739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式多功能步态训练装置
- 下一篇:一种体育用压腿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