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飞行器组合吊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56653.1 | 申请日: | 2017-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8802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贾海龙;何利;马跃峰;李金梅;于军;王南;张国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6C1/16 | 分类号: | B66C1/16;B66C1/44;B66C1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之大铭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5 | 代理人: | 朱晓蕾 |
地址: | 1000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飞行器 组合 | ||
1.一种飞行器组合吊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吊梁组件、前连接组件、后连接组件、后吊轴组件和吊带组件,所述吊梁组件设有两根用于水平吊装的第一吊梁(1)和两根用于垂直吊装的第二吊梁(1’),所述第一吊梁(1)的前后两端对应设有第一前连接孔(11)和第一后连接孔(12),第一吊梁(1)的中部设有沿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多个第一吊轴安装孔(13),所述第二吊梁(1’)的前后两端对应设有第二前连接孔(11’)和第二后连接孔(12’),第二吊梁(1’)的中部设有沿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多个第二吊轴安装孔(13’);所述前连接组件包括拱形固定架(2)和下托板(21),下托板(21)两端与拱形固定架(2)分别通过螺栓连接,拱形固定架(2)两侧分别设有用于与第一吊梁(1)或第二吊梁(1’)前端连接的第一连接轴(22),拱形固定架(2)的两侧且处于第一连接轴(22)的上侧位置分别设有输助支承装置(23);所述后连接组件包括转接板(3),转接板(3)两侧分别设有用于与第一吊梁(1)后端连接的第二连接轴(31),转接板(3)上设有多个用于连接飞行器的螺栓通过孔(32);后吊轴组件包括两个用于对应与两根第二吊梁(1’)后端连接的后吊轴(4);所述吊带组件包括三角吊架(5)和与三角吊架(5)底部两侧连接的吊带(51)。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飞行器组合吊具,其特征在于,水平吊装时,让前连接组件通过拱形固定架(2)两侧的第一连接轴(22)对应与两根第一吊梁(1)前端的第一前连接孔(11)连接;让后连接组件通过转接板(3)两侧的第二连接轴(31)对应与两根第一吊梁(1)后端的第一后连接孔(12)连接;让吊带组件的三角吊架(5)底部两侧分别通过两根吊带(51)对应与两根第一吊梁(1)上的第一吊轴安装孔(13)连接。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飞行器组合吊具,其特征在于,垂直吊装时,让前连接组件通过拱形固定架(2)两侧的第一连接轴(22)对应与两根第二吊梁(1’)前端的第二前连接孔(11’)连接;让后吊轴组件的两个后吊轴(4)对应与两根第二吊梁(1’)后端的第二后连接孔(12’)连接,让吊带组件的三角吊架(5)底部两侧分别通过一根吊带(51)对应与两根第二吊梁(1’)上的第二吊轴安装孔(13’)连接。
4.按照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飞行器组合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助支承装置(23)包括螺杆(231)、压板(232)和旋转手轮(233),所述螺杆(231)旋装在拱形固定架(2)上设置的安装座中,压板(232)与螺杆(231)的下端铰接,旋转手轮(233)与螺杆(231)的上端固定连接。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飞行器组合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232)采用弧形结构并在其下侧面粘接有毛毡防护层。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飞行器组合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托板(21)的中部设有凹陷的弧形结构并在其上侧面粘接有毛毡防护层。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飞行器组合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连接组件还包括两个对应固定于转接板(3)底部两侧的夹具(33),所述夹具(33)包括固定板(331)和开口朝前的U型卡头(332),U型卡头(332)的U型槽由内侧至外侧呈收缩状,U型卡头(332)的U型槽侧壁上粘接有毛毡防护层。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飞行器组合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吊梁(1)前端的第一前连接孔(11)设有两个,且使两个第一前连接孔(11)沿第一吊梁(1)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第一吊梁(1)后端的第一后连接孔(12)设有三个,且使三个第一后连接孔(12)沿第一吊梁(1)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
9.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飞行器组合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吊梁(1’)前后端的第二前连接孔(11’)和第二后连接孔(12’)均设有两个,且使两个第二前连接孔(11’)和两个第二后连接孔(12’)均沿第二吊梁(1’)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
10.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飞行器组合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吊梁(1)上的第一前连接孔(11)、第一后连接孔(12)和第一吊轴安装孔(13)的孔径相同且处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二吊梁(1’)上的第二前连接孔(11’)、第二后连接孔(12’)和第二吊轴安装孔(13’)处于同一直线上且使其孔径与第一吊梁(1)上的第一前连接孔(11)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未经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5665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刻蚀设备
- 下一篇:一种减少机台的部件之间摩擦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