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年青煤降解液风味饮料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50040.X | 申请日: | 2017-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556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2 |
发明(设计)人: | 秦谊;贾庆明;李宝才;张敉;张惠芬;戴伟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L2/38 | 分类号: | A23L2/38;A23L2/52;A23L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年青 降解 风味 饮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年青煤降解液风味饮料,属于食品领域。
背景技术
研究人员在用氧化剂对褐煤、泥炭等年青煤进行氧化降解时,制备出一种无色透明的蒸馏液,其pH值在2.0到2.6之间,有酸味,将其称为年青煤降解液。该降解液制备方法及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并获得授权(“一种年青煤降解液的生产方法及其用途”,申请号201410006333.5),该降解液品尝起来酸味较强,有一种天然草木香味,风味独特,且餐前饮用具有明显的开胃、提振食欲的作用。
成分分析发现,年青煤降解液中含有大量的各种小分子有机酸类,使溶液整体呈弱酸性,另外还含有少量的小分子醇和酯类;虽然所含小分子种类众多,但各自相对含量极低,总含量也极低,溶液密度在1.01至1.05g/cm3之间,与纯水几乎相同;同时,化学成分分析也未检测到任何毒性物质(J. Chem. Pharm. Res., 2014, 6: 2456-2459)。除了具有无色透明、一次蒸馏液、不含重金属、无微生物、天然酸味、能提振食欲等特点,同食醋、苹果醋等可以开胃的调料或饮料相比,该年青煤降解液所含有的是混合有机酸,酸性成分种类丰富,酸味醇和,适于直接饮用。
然而,现有的年青煤降解液制备技术(专利申请号:201410006333.5)使用到三种氧化剂,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氧化活性高,与年青煤反应剧烈,但氧化剂本身或其还原产物具有挥发性,可能会随水蒸气进入到降解液中;为降低反应的剧烈程度,保证反应过程的安全,需向反应体系中添加负催化剂及稳定剂,这些化学物质也可能影响降解液的纯粹性,甚至影响口感,降低其作为食品原料或添加剂使用的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年青煤降解液制备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改变了氧化剂的种类,并使用多层次复合氧化技术,不添加负催化剂及稳定剂就能实现反应过程的安全稳定进行,完全不引入易挥发的化学试剂,增加了产品的安全性,在保证原来氧化效果的同时,使降解液pH值降低,浓度有效提高,酸味更加醇和厚重、不刺激,更适合制备风味饮料。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年青煤降解液风味饮料,该饮料的组分及重量百分比为年青煤降解液30%-70%、葡萄糖3%-9%、果胶0.01%-0.03%、羧甲基纤维素钠0.02%-0.06%、海藻酸钠0.02%-0.04%,余量为蒸馏水。
所述年青煤降解液风味饮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是:将各种辅料称量后,用蒸馏水溶解,静置、过滤后加入到年青煤降解液中;将调配好的液体进行均质,均质压力20-25 MPa,温度70-80℃,均质2次,每次5-6 min;均质后趁热灌装、脱气、压盖,在90-100℃条件下灭菌30-40 min,冷却后即制得年青煤降解液风味饮料。
所述年青煤降解液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将年青煤(褐煤或泥炭)烘干至水分为5%-15%,粉碎后过200目筛,煤粉备用;将煤粉质量9.6%的高锰酸钾溶于2倍煤粉质量的去离子水中,再加入煤粉,20℃-30℃充分搅拌反应3h后,加入煤粉质量16.2%的重铬酸钾,50℃-60℃再搅拌反应1h,室温静置反应12h,进行液固沉降分离;上层静置液在5000r/min下离心10min,得到上清液,将上清液真空过滤,滤液在65℃旋蒸浓缩,得无色透明的蒸发冷凝液即为年青煤降解液。
所述年青煤降解液的制备方法与现有技术(专利申请号:201410006333.5)不同,可以将降解液的pH值从现有技术中的2.0-2.6降低至1.4-2.0,密度从1.01-1.05g/cm3提高至1.03-1.09g/cm3,其与现有技术相比有以下几点创新或不同:
(1)氧化剂是降解液生产工艺中最核心的影响因素,除了过氧化氢,现有技术使用的另两种氧化剂(过氧化苯甲酰、过氧乙酸)均为有机小分子氧化剂,氧化剂本身或其降解产物可能随蒸汽挥发进入到降解液中,对降解液造成污染;本发明工艺完全采用无机氧化剂,其本身或降解产物不会随蒸汽挥发进入到降解液中,保证了降解液的纯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5004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竹工艺品
- 下一篇:钧瓷工艺品(仰附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