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缸盖气门自动研磨装置及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15543.3 | 申请日: | 2017-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3059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6 |
发明(设计)人: | 李耀琼;欧阳新平;刘海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艾尔普斯汽车零配件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37/00 | 分类号: | B24B37/00;B24B37/34;B24B37/27;B24B37/005 |
代理公司: | 北京云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83 | 代理人: | 张飙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缸盖 气门 自动 研磨 装置 控制 方法 | ||
1.一种缸盖气门自动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100)、滑动平台(200)、第一驱动装置(300)、研磨机、第二驱动装置(500)以及控制器;其中,所述滑动平台(200)可水平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基板(100)上,所述滑动平台(200)用于放置缸盖气门;
所述第一驱动装置(300)固定在所述基板(100)上,所述第一驱动装置(300)用于驱动所述滑动平台(200)在所述基板(100)上水平滑动;
所述研磨机可升降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基板(100)上,所述研磨机用于对缸盖气门进行研磨;
所述第二驱动装置(500)固定在所述基板(100)上,所述第二驱动装置(500)用于驱动所述研磨机相对于所述基板(100)升降移动;
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300)、所述第二驱动装置(500)以及所述研磨机信号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驱动装置(300)、所述第二驱动装置(500)以及所述研磨机;
所述研磨机设有研磨立架(410)、研磨横梁(420)以及研磨头(430);
所述研磨立架(410)竖直固定在所述基板(100)上,所述研磨横梁(420)与所述研磨立架(410)铰接,所述研磨头(430)设置在所述研磨横梁(420)的一端;
所述第二驱动装置(500)驱动所述研磨横梁(420)绕所述研磨横梁(420)与所述研磨立架(410)铰接处转动;
所述研磨机为两个,所述第二驱动装置(500)能够同时驱动两个所述研磨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缸盖气门自动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00)开设有滑槽(230),所述滑动平台(200)设有滑块,所述滑块嵌设在所述滑槽(230)中;或,所述基板(100)设有凸出于所述基板(100)表面的滑杆(110),所述滑动平台(200)底面设有滑槽(230),所述滑槽(230)套设在所述滑杆(110)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缸盖气门自动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平台(200)设有限位部(220)以及固定件(210),所述固定件(210)与所述限位部(220)共同使缸盖气门相对于所述滑动平台(200)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缸盖气门自动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220)凸出于所述滑动平台(200),所述限位部(220)设置在所述滑动平台(200)相邻的两边;
所述固定件(210)位于所述滑动平台(200)与所述限位部(220)的对角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缸盖气门自动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300)以及所述第二驱动装置(500)为气缸,所述研磨机为气动研磨机;
所述控制器通过控制分别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300)、所述第二驱动装置(500)以及所述研磨机连通的气源的通断,从而控制所述第一驱动装置(300)、所述第二驱动装置(500)以及所述研磨机。
6.一种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缸盖气门自动研磨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控制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500)连通的气源接通第一预设时间,使研磨机相对所述基板下降预设高度;
控制与所述气动研磨机连通的气源接通第二预设时间,研磨机对缸盖气门研磨第二预设时间;
控制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300)连通的气源接通第三预设时间,使所述滑动平台(200)相对所述基板(100)第一方向滑动预设距离;
控制与所述气动研磨机连通的气源接通第一预设时间,研磨机对缸盖气门继续研磨第一预设时间;
控制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500)连通的气源接通第一预设时间,使研磨机相对所述基板(100)升起预设高度;
控制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300)连通的气源接通第三预设时间,使所述滑动平台(200)相对所述基板(100)第一方向相反方向滑动预设距离;
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根据所述预设高度设置;
所述第三预设时间根据所述预设距离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预设时间为1~3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艾尔普斯汽车零配件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厦门艾尔普斯汽车零配件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1554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滚筒除鱼鳞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汽车套筒加工用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