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乳制品中粘红酵母的检测探针、基因芯片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98510.2 | 申请日: | 2017-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585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李瑶;范晓军;李敏;聂凡雨;刘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格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太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68 | 分类号: | C12Q1/68;C12Q1/04;C12N15/11;C12R1/645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14100 | 代理人: | 朱源,武建云 |
地址: | 030000 山西省太原***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乳制品 中粘红 酵母 检测 探针 基因芯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安全领域,具体为一种乳制品中粘红酵母的检测探针及基因芯片和方法,将基因芯片技术应用于乳品污染微生物的分类鉴定。
背景技术
乳制品是一种营养丰富,容易被消化和吸收的天然食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已经成为生活中常见的食品。但是营养丰富的乳制品也是各种微生物青睐的温床,这导致乳制品的货架期非常有限,比如经巴氏灭菌的乳制品保质期一般不超过7天(巴氏鲜奶占全球液态奶70%的市场份额),近些年市场占有量越来越大的发酵酸奶,其保质期一般也只有21天。
另一方面,国家《食品安全法》和《企业生产乳制品许可条件审查细则(2010版)》中明确要求企业必须对所生产、加工的乳制品进行出厂前微生物检验,包括5种指示菌和5种致病菌的检测。目前乳制品企业基本都是采用传统的平板培养法来检测微生物,这种方法的检测周期一般在3~4天左右,甚至有些致病菌不能仅凭菌落形态来判定,需要配合其他生化反应试验做进一步鉴定,这无疑又增加了检测周期。因此,较长的检测周期(完成国标要求检测的10种微生物需要5~6天)和较短乳制品保质期(营养物质没有被破坏的巴氏灭菌乳制品的货架期只有7天)之间形成了矛盾,这一矛盾已成为制约乳制品企业发展的重要瓶颈,也成为制约市场终端能获取到营养最全面乳制品的重要因素。
基因芯片是DNA识别技术的一种体现,利用芯片高通量的优势,可以在一张芯片上同时对多个物种的多个DNA条形码进行检测,不仅极大地提高了鉴定的准确性,而且还大大缩短了检测周期,即利用基因芯片可以在短时间内对微生物多个DNA靶点进行检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乳制品中真菌粘红酵母DNA检测芯片的制备方法,通过该基因芯片能够在短时间内对粘红酵母的两个DNA片段进行定性定量检测。本发明内容涉及乳制品中微生物核酸提取、PCR引物设计及扩增、基因芯片的制备及杂交检测。
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技术方案之一为,乳制品中粘红酵母的检测探针,包括:
粘红酵母ITS的检测探针:
5’NH3—TTTTTTTTTTTTCGCTGCGTTCTTCATCGATGCGAGAGCC—3’;
粘红酵母tubB的检测探针:
5’NH3—TTTTTTTTTTTTCAGCGTGTCGCACGCCTCGGTCTCGTG—3’。
本发明技术方案之二为,乳制品中粘红酵母的检测基因芯片,包括如上所述的2个检测探针。
本发明技术方案之三为,乳制品中粘红酵母的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靶序列的确定:
真菌粘红酵母的特异性检测靶序列分别为:
粘红酵母ITS:
AAGGATCATTAGTGAATCTAGGACGTCCAACTTAACTTGGAGTCCGAACTCTCACTTTCTAACCCTGTGCATCTGTTAATTGGACTAGTAGCTCTTCGGAGTGAACCGCCATTCACTTATAAACACAAAGTCTATGAATGTATACAAATTTATAACAAAACAAAACTTTCAACAACGGATCTCTTGGCTCTCGCATCGATGAAGAACGCAGCGAAATGCGATACGTAATGTGAATTGCAGAATTCAGTGAATCATCGAATCTTTGAACGCACCTTGCGCTCCTTGGTATTCCGAGGAGCATGCCTGTTTGAGTGTCATGAAATCTTCAACCCACCTCTTTCTTAGTGAATCTGGTGGTGCTTGGTTTCTGAGCGCTGCTCTGCTTCGGCTTAGCTCGTTCGTAATGCATTAGCATCCGCAACCGAACTTCGGATTGACTTGGCGTAATAGACTATTCGCTGAGGATTCTAGTTTACTAGAGCCGAGTTGGGTTAAAGGAAGCTCCTAATCCTAAAGTCTATTTTTTTGATTAGATCTCAAATCAGGTAGGACTACCCGCTGAACTTAA;
粘红酵母tub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格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格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985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