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滇橄榄甘草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74010.5 | 申请日: | 2017-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835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赵毅;朱智芸;车彦云;陈柏君;王进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中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A23L19/00 | 分类号: | A23L19/00;A23L33/10;A61K36/484;A61P11/00;A61P1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悦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27 | 代理人: | 高艳丽 |
地址: | 650500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橄榄 甘草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用或药用的组合物,还涉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滇橄榄又名余甘果,系大戟科叶下珠属植物余甘子(Phyllanthus emblica Linn.)的果实,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南和东南多个省区。滇橄榄作为一种重要的药食两用植物资源,收载于1974年版《云南省药品标准》、1978年版《藏药标准》、1977至200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在我国中草药和民族药等传统中药体系中,有十分悠久的历史。
滇橄榄营养丰富,口感独特。滇橄榄中的营养成分包括但不限于SOD和维生素C;滇橄榄中的鞣质类成分赋予其独特的酸涩口感。目前,市场上的滇橄榄产品的生产多采用鲜果榨汁法、鲜果榨汁后加热浓缩干燥法、或者采用水或乙醇作为溶剂提取其中的可溶性成分的方法。这些方法仅利用了滇橄榄的果汁成分,果肉中大量有益成分被废弃,另外,这些方法还会破坏滇橄榄中的热敏性或结构不稳定的有益成分,导致营养成分不能被充分利用。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申请号为201510423843.7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冷冻干燥法制备滇橄榄粉末的方法,该方法较完整地保留了滇橄榄中的营养成分。然而,也正因如此,该滇橄榄粉末保留了滇橄榄鲜果的寒凉之性,作为食品长期服用会损阳伤胃,尤其不适合具有胃阳虚证的人群食用;同时,该滇橄榄粉末中鞣质类成分含量较高,在口感上仍然具有酸涩味道。
因此,需要一种适用人群更广的滇橄榄组合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滇橄榄甘草组合物,该组合物的药性温和,适用人群广泛。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滇橄榄甘草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滇橄榄甘草组合物的用途。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滇橄榄甘草组合物,其由如下组分组成:
滇橄榄粉末20~40重量份,和甘草粉末1~10重量份。
本发明中,优选地,所述组合物由如下组分组成:
滇橄榄粉末25~35重量份,和甘草粉末2~10重量份。
本发明中,优选地,所述的滇橄榄甘草组合物由如下组分组成:
滇橄榄粉末30重量份,和甘草粉末10重量份;或者
滇橄榄粉末25重量份,和甘草粉末5重量份;或者
滇橄榄粉末30重量份,和甘草粉末5重量份;或者
滇橄榄粉末35重量份,和甘草粉末5重量份。
本发明中,优选地,所述滇橄榄粉末的粒径D50低于45微米,所述甘草粉末的粒径D50低于45微米。
本发明还提供所述滇橄榄甘草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过程:
A)滇橄榄粉末的制备过程,
B)甘草粉末的制备过程,和
C)将所述滇橄榄粉末和甘草粉末混合均匀的过程。
本发明中,优选地,所述的滇橄榄粉末的制备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1)将滇橄榄果消毒、去核;
(2)将步骤(1)处理后的滇橄榄果置于-10℃至-40℃、真空度为30~150pa下进行冻干处理,得到含水量为5~15wt%的滇橄榄果干燥品;
(3)将所述滇橄榄果干燥品于-10℃至-40℃下进行粉碎,得到所述滇橄榄粉末。
本发明中,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冻干处理还包括将步骤(1)处理后的滇橄榄果首先进行预冷冻的步骤。
本发明中,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预冷冻温度为-80℃至-40℃,预冷冻时间为8-20min。
本发明中,优选地,所述甘草粉末的制备过程是在常温下将甘草药材进行粉碎的步骤。
本发明还提供所述滇橄榄甘草组合物用于制备食品或药品的用途。
滇橄榄味苦、甘、酸,性寒凉,长期食用容易损阳伤胃;特别是对于胃阳虚或寒咳的人群,容易加重症状。本发明采用一定用量配比的甘草与滇橄榄配伍,有效中和了滇橄榄粉末的寒凉之性,使组合物整体上性质温和,不会损伤胃阳,同时又增强了滇橄榄的润肺化痰,生津止渴之效。此外,甘草缓和了滇橄榄本身的酸涩感。当采用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时,组合物整体酸涩味适中,同时又未被完全掩盖,且二者搭配风味更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
本发明中,所述滇橄榄又名余甘果,系大戟科叶下珠属植物余甘子(Phyllanthus emblica Linn.)的果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中医学院,未经云南中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740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野生酸枣片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蔬菜灌肠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