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聚氨酯固化道床灌注的压力注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32478.8 | 申请日: | 2017-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3474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郑新国;李书明;谢永江;冯仲伟;曾志;刘竞;程冠之;董全霄;杨德军;刘相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1B29/00 | 分类号: | E01B2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道床 固化 压力注浆 注浆管 聚氨酯 注浆孔 灌注 浇注 注浆 均匀规则 快速联接 设计位置 碎石道床 注浆方式 注浆设备 间断式 双梯形 拔出 保压 可控 施工 脏污 钻杆 钻机 钻孔 转动 取出 轨道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聚氨酯固化道床灌注的压力注浆方法,由下述步骤组成:在有砟道床需要固化的范围内,按设计位置从道床表层向下钻孔,钻至道床底部,轻轻转动钻机取出钻杆;在注浆孔中插入注浆管,将注浆管安装至道床底部;通过快速联接头使注浆管与注浆设备相连,注浆时先注两侧注浆孔,再注中间注浆孔,按照间断式注浆方式进行压力注浆,注浆完成拔出注浆管,进行轨道保压,压力注浆完成。本发明适用于脏污碎石道床聚氨酯固化道床灌注施工,具有施工简便、形成的双梯形固化道床浇注断面尺寸均匀规则,浇注质量可控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轨道结构技术领域,涉及聚氨酯固化道床灌注施工的一种压力注浆方法,该方法主要适用于既有有砟线路脏污碎石道床的聚氨酯固化道床施工,也可用于新铺设清洁碎石道床的聚氨酯固化道床施工。
背景技术
聚氨酯固化道床是通过向稳定的碎石道床中浇注或灌注双组份聚氨酯浆液,双组份材料间发生化学反应,并产生体积膨胀将碎石道砟粘结为一个整体。该道床既具有有砟道床的弹性和可维修性,又具有无砟混凝土道床的稳定性和少维修性,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新型轨道结构。
聚氨酯固化道床是近年来发展的轨道结构,为了提高该道床的技术经济性,在既有全断面固化技术成果的基础上,专利(CN204370247U)提出了一种双梯形断面的聚氨酯固化道床断面结构,即在道床的主要受力范围内浇注聚氨酯固化材料,且固结至道床底部,固化范围为以钢轨为中心两侧对称,顶部固结尺寸为80cm~90cm,底部固结尺寸为110mm~120cm,该成果已在我国大西铁路客运专线、瓦日重载铁路以及沪昆客专北盘江特大桥等线路上进行了成功应用。
目前,聚氨酯固化道床浇注施工方法为向碎石道床中直接浇注混合好的双组份聚氨酯材料,依靠在反应前聚氨酯浆液的低粘度及自身重力,沿着道砟间的缝隙,流淌至道床底部,对于比较干净的新铺碎石道床,该方法比较适用,因为道砟间的空隙较多,对于已经开通运营的有砟线路以及经过多次振捣的新铺有砟线路,由于道砟中粉尘和碎石颗粒含量比较多,脏污成分堵塞了道砟的空隙,尤其是底层道砟比较脏污,造成浆液难以渗流至道床底部,只能固结表层道砟的现象,不能形成双梯形结构断面,严重影响了聚氨酯固化道床的施工质量,对于脏污碎石道床,本发明结合最新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一种采用压力注浆的方式,借助注浆管的导流和注浆设备的压力,将浆液灌注至碎石道床底部,通过合理安排出浆孔位置和大小、以及调整注浆工艺,实现在脏污道砟中形成双梯形聚氨酯固化道床的目的。由上述内容可知,本发明可有效解决脏污道砟的聚氨酯固化道床灌注问题,大幅提高聚氨酯固化道床的浇注施工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聚氨酯固化道床灌注的压力注浆方法,借助注浆管的导流以及注浆管壁上的出浆孔,通过注浆设备的注浆压力实现聚氨酯固化道床的压力灌注施工,该方法尤其适用于产生了一定脏污程度的碎石道床。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聚氨酯固化道床灌注的压力注浆方法,由下述步骤组成:
(1)在有砟道床需要固化的范围内,按设计位置从道床表层向下钻孔,钻至道床底部,轻轻转动钻机取出钻杆,形成注浆孔;
(2)在注浆孔中插入管壁布有出浆孔的注浆管,借助锤击力将注浆管安装至碎石道床底部;
(3)在注浆管上安装注浆快速联接头,并在露出道床部分处注浆管上夹持2把大力钳;
(4)用带有快速联接头的注浆设备与注浆管联接,通过注浆管借助注浆设备的注浆压力,将聚氨酯固化材料注入碎石道床中,同时压紧大力钳,注浆时采用先两侧孔再中间孔的顺序依次注浆;
(5)注浆完毕后,立即取下快速联接头,转动大力钳并带动注浆管,在注浆材料凝结硬化前拔出注浆管,压力注浆完成。
发明特点及原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3247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