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富含γ‑氨基丁酸的发酵豆乳的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12901.8 | 申请日: | 2017-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105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尹永祺;齐菲;陆许秋;周祎文;阮定峰;陆燕婷;方维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C11/10 | 分类号: | A23C11/10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2252 | 代理人: | 戴朝荣 |
地址: | 2225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富含 氨基 丁酸 发酵 豆乳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富含γ-氨基丁酸的发酵豆乳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大豆是全球性蔬菜作物,亦是我国七大粮食作物之一,其具有产量高和营养丰富等特点,是人类膳食中重要的蛋白质和氨基酸来源。大豆中蛋白质含量高达30~40%,其籽粒发芽后,内源酶系被激活,不仅可降低植酸和单宁等抗营养因子含量,且蛋白质水解为累积γ-氨基丁酸(GABA)提供了充足的含氮物质,已被用于开发富含GABA的功能食品。GABA是一种非蛋白质氨基酸,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内,是哺乳动物抑制性神经传递物质。GABA在人脑能量代谢中起重要作用,具有激活脑内葡萄糖代谢,促进乙酰胆碱合成,减血氨、抗惊厥、降血压,改良脑机能和加快乙醇代谢等多种生理功能,是一种新资源食品。
发芽大豆经乳酸菌发酵形成酸豆乳,可显著降低大豆所固有的豆腥味,改善口感风味,同时减少容易引起胀气的寡糖含量,并产生有机酸以抑制肠道腐生菌生长,具有改善人体肠胃功能,提高免疫力机能等生理功效。大豆籽粒发芽期间,尤其在低氧、低温和盐胁迫等非生物胁迫下发芽,其GABA含量数以倍计的提高。而利用富含GABA的芽豆为原料,使用能高产GABA的植物乳杆菌发酵可显著提高发酵豆乳中GABA含量,从而达到双重保健的功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富含γ-氨基丁酸的发酵豆乳的生产方法,以低氧盐水浸泡和胁迫发芽制得的富含γ-氨基丁酸的芽豆为基质,结合高产γ-氨基丁酸的植物乳杆菌,生产富含γ-氨基丁酸的发酵豆乳,集大豆营养、乳酸菌及其代谢物保健作用和γ-氨基丁酸的生理功效于一体,具有降低血压、调节血脂和改善睡眠等功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富含γ-氨基丁酸的发酵豆乳的生产方法,以大豆籽粒经低氧浸泡、再经盐胁迫联合氯化钙发芽得到的富含γ-氨基丁酸的芽豆为原料,磨浆复配后接种高产γ-氨基丁酸的植物乳杆菌、再经发酵、调配、均质、灭菌和包装,制得富含γ-氨基丁酸的发酵豆乳。
进一步地,富含γ-氨基丁酸的发酵豆乳的生产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消毒浸泡: 挑选颗粒饱满,无病虫害的大豆籽粒,用次氯酸钠浸泡消毒,然后用蒸馏水清洗干净,然后置于5~10倍体积(V/W)的20~40mmol/L盐水溶液中,在25~32℃条件下浸泡3~8 h,浸泡期间通入空气,通气量为2.0~5.0L/min;
(2)胁迫发芽:将浸泡后的大豆籽粒于25~33℃条件下发芽12~24h,发芽期间每隔2h喷淋混合水溶液1次,混合水溶液中含有50~80mmol/L氯化钠和5~10mmol/L氯化钙,至芽长1~10mm,制得富含γ-氨基丁酸的芽豆;
(3)磨浆复配:将制得的芽豆按公知的方法磨浆去渣制得豆乳;加入2~6%(W/V)的乳糖,按公知的方法加热杀菌并调节pH为6.0~7.5;
(4)乳酸发酵:高产γ-氨基丁酸的植物乳杆菌按公知的菌种活化方法活化2次制得二级种子液;按3~6%(V/V)接种二级种子液于豆乳中,于33~40℃条件下发酵4~12h制得发酵豆乳;
(5)调配均质、灭菌灌装:将发酵豆乳按公知的调配均质和灭菌灌装方法处理,制得富含γ-氨基丁酸的发酵豆乳。
本发明制得的发酵豆乳中γ-氨基丁酸含量为15~30 mg/100mL。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所述的富含γ-氨基丁酸的发酵豆乳的生产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以富含γ-氨基丁酸的芽豆为原料结合高产γ-氨基丁酸的植物乳杆菌生产发酵豆乳,提升产品的营养价值,兼具γ-氨基丁酸和酸豆乳的双重保健功效;
(2)本发明在浸泡期间通过低氧联合盐胁迫处理,发芽期间通过盐胁迫联合氯化钙处理,实现芽长为1~10mm的芽豆中γ-氨基丁酸高效富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129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亚麻籽仁蛋白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海藻豆浆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