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的双向传输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88538.0 | 申请日: | 2017-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5068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3 |
发明(设计)人: | 任强;韩领涛;姚昂;黄少堂;徐伟;郑淳允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W30/18 | 分类号: | B60W30/18;B60W10/06;B60W10/11;B60W10/14;B60W10/184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冯右明;葛红 |
地址: | 510030 广东省广州市越***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双向 传输 控制系统 | ||
本发明涉及车辆的双向传输控制系统。路面识别装置采集车辆当前行驶的路面图像,根据所述路面图像识别车辆当前行驶的路面类型之后,将对应的第一地形模式请求信号通过信号中转装置转发至全地形控制器,以启动全地形适应模式下对应的地形模式;另一方面,地形控制器将地形模式的执行信息通过号中转装置转发至路面识别装置,以实现对当前执行的地形模式的状态反馈;能够协调车辆的全地形控制系统与输入系统之间信息传输速率不一致的问题,有利于实现各种地形模式的实时切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车辆的双向传输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全地形适应模式为近年来提出的一种车辆控制模式,一般应用于越野车型,其主要通过专用的全地形控制器实现。全地形适应模式下一般设置了多种挡位设定,例如普通、草地-沙砾-雪地、泥泞和车辙、沙土、岩石模式。全地形控制器均是通过与发动机控制系统以及ESP(Electronic Stability Program,电子稳定控制系统)系统协同作用,在不同的模式下控制对发动机、制动系统以及汽车悬挂进行特定的调整,以提高的性能。
由于全地形适应模式属于新兴的技术,涉及车辆中各个控制系统的协作,不同系统的信号传输速率存在差异,故整体兼容性不尽人意,对地形的适应效果目前还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车辆的双向传输控制系统,能够协调车辆的全地形控制系统与输入系统之间信息传输速率不一致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的双向传输控制系统,包括:路面识别装置、信号中转装置以及全地形控制器;
所述路面识别装置,用于采集车辆当前行驶的路面图像,根据所述路面图像识别当前行驶的路面类型,发出与当前路面类型对应的第一地形模式请求信号;
所述信号中转装置,用于接收所述路面识别装置的发送的第一地形模式请求信号,并将所述第一地形模式请求信号转发至全地形控制器;
所述全地形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地形模式请求信号启动全地形适应模式下对应的地形模式,并将第一地形模式请求信号对应的地形模式的第一执行信息发送至所述信号中转装置;所述全地形适应模式下的地形模式包括普通地形模式、雪地模式、泥地模式、沙地模式中至少两种;
所述信号中转装置,还用于将所述第一执行信息转发至所述路面识别装置。
上述方案,一方面,通过路面识别装置实时采集车辆当前行驶的路面图像,根据所述路面图像识别车辆当前行驶的路面类型之后,将对应的第一地形模式请求信号通过信号中转装置转发至全地形控制器,以启动全地形适应模式下对应的地形模式;另一方面,地形控制器将地形模式的执行信息通过号中转装置转发至路面识别装置,以实现对当前执行的地形模式的状态反馈;由此有效协调车辆的全地形控制系统与输入系统之间信息传输速率不一致的问题,有利于实现各种地形模式的实时切换。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车辆的双向传输控制系统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2为一实施例的不同动力输出曲线的示例图;
图3为一实施例的不同换挡曲线的示例图;
图4为一实施例的不同动力分配曲线的示例图;
图5为一实施例的制动及降扭控制的示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885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