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行驶高度控制致动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73606.9 | 申请日: | 2017-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6420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5 |
发明(设计)人: | B·D·克里斯托夫;J·K·达格;R·G·伊扎克;C·E·托马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17/005 | 分类号: | B60G17/005;B60G17/0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贺紫秋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行驶 高度 控制 致动器 | ||
一种致动器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活塞,第二壳体固定于第一壳体,活塞配置成相对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中的每一者平移。致动器还包括锁定装置,该锁定装置配置成选择性地将活塞限制在相对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中的每一者的预定位置中以及释放该活塞。另外,致动器包括致动机构,该致动机构配置成激活锁定装置,以由此将活塞限制在预定位置中。还公开了一种在悬架角部处采用此种致动器的用于车辆的悬架系统,其中致动器用于设定该车辆在悬架角部处的行驶高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可调节式车辆悬架的行驶高度控制致动器。
背景技术
当前的道路上和越野行进车辆通常采用悬架系统,这些悬架系统大体包括弹簧系统、减震器以及将车辆车身连接于车辆车轮的连杆。由于作用在车辆车身上的大部分力均通过道路和轮胎之间的接触垫传递,因而车辆悬架的主要目的之一是维持车辆的道路车轮和道路表面之间的接触。
车辆的悬架系统通常有助于车辆的道路附着/操作以及制动,以及为车辆的乘客提供对于道路噪声、颠簸以及振动的舒适且合理的隔离。由于这些目的通常不一致,因而悬架的调谐包含发现适用于每个车辆的预期目的的折衷。例如,可将用于运动车辆的悬架调谐成放弃一些行驶舒适性以增强操作者控制,而可将豪华车辆的悬架调谐成用于相反的结果。
车辆的预期目的、连同其悬架的特定设计也会影响车辆的车身相对于道路表面的设定高度。为了适应各种、且有时相矛盾的车辆目的,可调节车辆行驶高度的悬架已变得更为普遍。
发明内容
一种致动器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以及活塞,该第二壳体固定于第一壳体,而该活塞配置成相对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中的每一者平移。致动器还包括锁定装置,该锁定装置配置成选择性地将活塞限制在相对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中的每一者的预定位置中以及释放该活塞。另外,致动器包括致动机构,该致动机构配置成激活锁定装置,以由此将活塞限制在预定位置中。
活塞可包括凹槽,且锁定装置可包括分开式轴环,该分开式轴环具有第一半轴环和第二半轴环。第一半轴环和第二半轴环中的每一者均可配置成接合致动器的活塞上的凹槽。
致动机构可包括第一螺线管和第二螺线管。每个螺线管均可配置成使得相应的第一半轴环和第二半轴环延伸到凹槽中,以由此将活塞限制在预定位置中。每个螺线管还可配置成从相应的第一半轴环和第二半轴环缩回,以释放该活塞。
致动器可包括至少一个弹性元件,该至少一个弹性元件配置成便于第一半轴环和第二半轴环从凹槽中缩回以由此释放该活塞。
第一螺线管和第二螺线管可各自安装在致动器的第二壳体上。
第一螺线管和第二螺线管中的每一者均可延伸穿过第一壳体。
第二壳体可包括第一元件,该第一元件配置成相对于活塞流体地密封第二壳体。
致动器可包括套筒,该套筒设置在活塞内部,并且第一壳体可包括第二元件,该第二元件配置成相对于套筒流体地密封第一壳体。
套筒可配置成相对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引导该活塞。
第一壳体可包括凹穴,该凹穴配置成接纳活塞,并且该活塞可配置成在该凹穴内滑动。
活塞的预定位置可以是活塞在凹穴内的最小行程和最大行程之间的中间位置。
还公开了一种在悬架角部处采用此种致动器的用于车辆的悬架系统,其中致动器用于设定该车辆在悬架角部处的行驶高度。
此种车辆可包括传感器,其配置成在悬架角部处检测车辆车身相对于道路表面的高度。
车辆还可包括控制器,该控制器配置成接收指示车辆车身的高度的信号,并且调节致动机构以经由锁定装置选择性地将活塞限制在预定位置中以及释放活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7360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