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盐酸万古霉素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73163.3 | 申请日: | 2017-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639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1 |
发明(设计)人: | 刘佳;刘祥伟;王清平;马毛迎;徐梦琪;吴嘉义;王珊珊;左霜;高刘芳;陶劭颖;刘正斌;吴苗;卓嘉和;李芳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永信药品工业(昆山)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8/14 | 分类号: | A61K38/14;A61K47/10;A61K47/12;A61K47/20;A61P31/04;A61P1/00 |
代理公司: | 昆山四方专利事务所32212 | 代理人: | 盛建德,陈宁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盐酸 万古霉素 药物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盐酸万古霉素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假膜性结肠炎为Clostridium difficile(艰难梭菌)感染所致,其每年在美国有超过70万人感染该菌种,一旦当“艰难梭菌”感染大肠内壁后,其所产生的毒素可引起严重腹泻、大肠发炎甚至致死的情况,且该菌种的感染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而近年来常发生于医院、护理中心、社区等场合。目前假膜性结肠炎唯一的疗法为FDA推荐的口服盐酸万古霉素。
盐酸万古霉素的作用机理是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而发挥速效杀菌作用的,但其作用部位与青霉素类药物及头孢菌素类药物不同,盐酸万古霉素的主要作用机理为抑制细胞壁糖肽的合成,也可能改变细菌细胞壁的渗透性,并选择性抑制RNA的生物合成。盐酸万古霉素不与青霉素类竞争结合部位,细菌不易对其产生耐药性,和其它抗生素之间不会发生交叉耐药性。
现有技术中已有一些相关盐酸万古霉素制剂的报道,报道中盐酸万古霉素是以注射剂存在的,但注射剂在使用时需要用水溶解后配制成溶液使用,且在肌肉注射时剧痛,在静脉注射时会在注射部分引起静脉炎,且在快速静脉输液时,在人体后颈部、上肢以及上身出现极度皮肤潮红、红斑等特征性症状;针对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还出现了盐酸万古霉素以液体胶囊的剂型存在,在当盐酸万古霉素以液体胶囊的剂型存在时,需要配合稀释剂、溶剂、抗氧化剂和表面活性剂,成分较为复杂且制备工艺的步骤较多,其中盐酸万古霉素的溶解和混合的均匀性非常重要,尤其是当采用高压乳匀方式时,盐酸万古霉素的乳化均匀非常重要,因此限制了盐酸万古霉素的使用剂型。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盐酸万古霉素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组合物成分配比简单,药品稳定性高,其制备方法中采用了热融技术,生产工艺简单、操作便捷、工艺稳定且利于生产工艺的放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盐酸万古霉素药物组合物,包括下述占盐酸万古霉素药物组合物总质量百分比的各组分:
盐酸万古霉素 10-60%;
基质 30-90%;
润滑剂 0-10%。
优化的盐酸万古霉素药物组合物包括下述占盐酸万古霉素药物组合物总质量百分比的各组分:
盐酸万古霉素 20-50%;
基质 40-80%;
润滑剂 1-9%。
更优化的盐酸万古霉素药物组合物包括下述占盐酸万古霉素药物组合物总质量百分比的各组分:
盐酸万古霉素 30-40%;
基质 50-70%;;
润滑剂 2-8%。
其中所述基质为PEG1000-6000、硬脂酸、泊洛沙姆188中的一种或两种。
其中所述润滑剂为微粉硅胶、滑石粉、硬脂富马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和硬脂酸镁中的一种或两种。
本发明所公开的盐酸万古霉素药物组合物的剂型为软胶囊剂、硬胶囊剂和片剂中的一种。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盐酸万古霉素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将盐酸万古霉素采用10-200目的筛网过筛备用,筛网优选为50-150目,更优选为80-120目;
(2)将基质在40-100℃下熔融备用,该熔融温度优选为50-90℃,更优选为60-80℃;
(3)按照配方用量称取过筛后的盐酸万古霉素和熔融的基质,并将称取好的上述两种物料混合,获得原辅料混合物;
(4)将步骤(3)中所得原辅料混合物使用10-200目的筛网过筛,获得原辅料颗粒;其中筛网优选为50-150目,更优选为80-120目;
(5)将步骤(4)中所得原辅料颗粒与润滑剂放入混合设备中混合1-10min,获得药物混合颗粒;其中混合设备为混合机,混合的时间优选为2-9min,更优选为3-8min;
(6)将步骤(5)中所得药物混合颗粒进行压片制得片剂或进行胶囊填充制得软、硬胶囊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永信药品工业(昆山)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永信药品工业(昆山)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7316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