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齿轮逆序啮合模型的建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54301.6 | 申请日: | 2017-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411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石照耀;李珂;于渤;林家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H1/06 | 分类号: | F16H1/06;F16H55/08;G06F17/11 |
代理公司: | 11203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沈波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齿轮 逆序 啮合 模型 | ||
1.一种齿轮逆序啮合模型的建立方法,用以阐释实际误差齿轮啮合过程中出现的逆序啮合现象,并针对存在基节误差的齿轮副传动,推导出了逆序啮合过程的传动误差模型;齿轮逆序啮合,是指啮合过程的顺序与正常啮合过程的顺序相反;这个顺序指的是接触点在齿面上移动的方向,如果只考虑单面接触的情况,正常的啮合过程中,在主动齿轮上,接触点是从齿根运动到齿顶,在被动齿轮上,则是从齿顶运动到齿根;那么逆序啮合过程就是在正常啮合过程之外,会出现在主动齿轮上,接触点从齿顶移动到齿根,在被动齿轮上,接触点从齿根移动到齿顶的现象;当齿轮存在基节偏差的时候,就有可能出现这两种逆序过程;
一对单侧齿面中,齿轮1为主动齿轮,齿轮2为被动齿轮;E点和F点是主、被动齿轮的齿顶圆的交点,A1点是齿轮1的齿顶与啮合线的交点,A2点是齿轮2与啮合线的交点,P点是两齿轮啮合的节点;按照两齿轮的旋转方向,发生齿面接触的最初一点一定位于E点和A2点之间,而发生齿面接触的最后一点一定位于A1点和F点之间;当实际啮合点移动到M点时,齿轮1转过的角度为齿轮2转过的角度为当齿轮1、齿轮2沿相反方向旋转时,角度和记为负值;
包括以下步骤:
(1)啮入过程逆序解析
当存在正基节偏差时,齿轮1与齿轮2无法直接进入渐开线啮合段,就会出现段啮合过程,在A2点开始进入渐开线啮合段,在渐开线啮合段中,接触点在齿轮1齿面上从齿根逐渐移动到齿顶,为正常啮合顺序;段属于啮合线外的接触过程,该过程与正常啮合顺序存在不同;在段中,接触点首先出现在E点,然后接触点在齿轮1的齿面上从E点运动到A2点,对于齿轮1来说,E点的半径大于A2点的半径,这个过程是由齿顶向齿根方向的运动,与正常啮合顺序相反,这个过程为被动齿轮顶刃啮合过程,是啮入过程中的逆序现象;设齿轮1为主动齿轮,是一个标准齿轮,齿轮2为被动齿轮,具有正基节偏差Δfpb;那么啮入过程引起的啮合线的增量为
其中rb20为理论基圆半径,为实际齿顶圆压力角,ra2为被动齿轮齿顶圆半径,为齿轮转过角度;由于相较齿轮转过角度啮合线的增量对应的角度小至可忽略,因此
为实际基圆半径,rb为基圆半径;设λ为被动齿轮转角误差对于的周期为Z2为被动齿轮齿数;根据
又可得到
在式(2)等号两边都除以rb20,那么转角误差为
令那么
由于存在误差的是被动齿轮,研究被动齿轮转角误差时,齿轮2转角从0到是顺时针,因此要取
在渐开线啮合部分,由Δfpb引起的传动误差为
为齿轮2的理论转角,rb1和rb2分别为主动齿轮和被动齿轮的理论基圆半径;对于正基节偏差引起的基圆半径变化,可知所以,令则
齿轮顶刃啮合时所产生的传动误差曲线为抛物线;
令顶刃啮合角为θ,因为对于的周期为故
-u(-θ)-Q(-θ)2=-u(λ-θ)
所以
将式u代入式(8),并利用式(4)可得到
对误差函数进行坐标变换;
将式(10)代入式(7),得到在一个周期λ内的传动误差函数的表达式
(2)啮出过程逆序解析
当存在负基节偏差时,齿轮1与齿轮2结束该对齿面的渐开线啮合段后,下一对轮齿还无法进入啮合,就会出现段啮合过程,出现部分的长短与基节误差的大小有关;在渐开线啮合段中,接触点在齿轮2齿面上从齿顶逐渐移动到齿根,为正常啮合顺序;段属于啮合线外接触过程,该过程与正常啮合顺序存在不同;在段中,接触点首先出现在A1点,然后接触点在齿轮2的齿面上从A1点运动到F点,对于齿轮2来说,A1点的半径小于F点的半径,这个过程是由齿根向齿顶方向的运动,与正常啮合顺序相反,这个过程为主动齿轮顶刃啮合过程,是啮出过程中的逆序现象;
设齿轮1为主动齿轮,是一个标准齿轮,齿轮2为被动齿轮,具有负基节偏差Δfpb;
啮出过程与啮入过程相似,区别在于啮出阶段变成齿轮1的齿顶在齿轮2的齿面上刮行,对于负基节偏差引起的基圆半径变化,因此得到
其中为齿轮2的理论转角,其中ra1为主动齿轮齿顶圆半径,αa1为主动齿轮齿顶圆理论压力角;
为所对应的误差曲线;由此可见,由Δfpb<0引起的顶刃啮合所产生的传动误差曲线也为抛物线;
令顶刃啮合角为θ,因为由Δfpb引起的传动误差对于的周期为故
u*θ-Q*θ2=u*(θ-λ)
所以
将u*代入式(13),并利用式(4)得到
对进行坐标变换,
将式(15)代入式(13),可得
。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5430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轻型抛光轮压紧机
- 下一篇:多磨头圆盘抛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