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检测人类EGFR基因外显子19缺失突变的试剂盒及反应体系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040498.8 | 申请日: | 2017-0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010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6 |
| 发明(设计)人: | 阎海;王思振;焦宇辰;郑延军;徐大勇;郑乔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泛生子基因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2Q1/68 | 分类号: | C12Q1/6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79 | 代理人: | 田昕,司丽春 |
| 地址: | 102206 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镇***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 人类 egfr 基因 外显子 19 缺失 突变 试剂盒 反应 体系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基因突变的试剂盒、反应体系及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检测人类EGFR基因外显子19缺失突变的试剂盒、反应体系及方法。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肺癌都位居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首位。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署发布的癌症报告显示:全球肺癌新发病例预测约161万例,死亡约138万例,分别占恶性肿瘤新发病例及死亡病例的13%及18%,居恶性肿瘤第一位,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占肺癌的80%以上。尽管肺癌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不断提高,肺癌的死亡率仍未得到有效控制,患者的预后较差,5年生存率仍<20%。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家族(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family,EGFR家族)属于酪氨酸激酶受体家族,是一种多功能糖蛋白,其广泛分布于人体各组织细胞膜上,是原癌基因的表达产物,其基因位于第七号染色体短臂上(7p12),由188.307K个碱基组成,共有28个外显子,EGFR具有酪氨酸激酶(tyrosine kinase,TK)区,其是传递胞外信号到胞内的重要途经蛋白,并由外显子18.24编码。EGFR家族成员的结构相似,都包括胞外段、跨膜区和胞内段三部分。胞外段为受体与配体结合部,跨膜段为疏水部,将受体固定于细胞膜上,胞内区有典型的ATP结合位点和酪氨酸激酶区,其酪氨酸激酶活性在调节细胞增殖及分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配体与受体结合后,引起受体的二聚化作用,形成同型或异型二聚体,二聚化的受体发生交联磷酸化,即一个受体和另外一个受体上特定的酪氨酸残基磷酸化,激活胞内区的TK亚区,从而激发下一级信号传导。非小细胞肺癌EGFR突变85%以上发生在外显子19的缺失突变及外显子21的L858R点突变。
近年来,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物(TKIs)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和阿法替尼等被证明对具有EGFR激活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具有显著疗效,EGFR-TKI成为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里程碑。但同时,几乎所有初始时对EGFR-TKI反应良好的患者会在6-12个月内出现耐药、疾病进展,称为“获得性耐药”。
许多研究已证实EGFR的突变状态决定了肿瘤对EGFR-TKI的反应,研究表明EGFR-TKI药物对于EGFR L858R和EGFR外显子19缺失突变的患者作用显著,尤其是EGFR基因外显子19发生缺失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对该类药物敏感,即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药物对这些患者有疗效。因此EGFR外显子exon19缺失突变准确的检测,可以为筛选靶向治疗患者提供参考;同时可用于癌症患者,特别是肺癌患者的高灵敏度早期复发监测,以及用药期间耐药性突变监测。但外显子19缺失突变主要是发生9、12、15、18、24个核苷酸的框内缺失突变,其缺失形式较多,为检测其缺失情况带来一定困难。
目前检测EGFR基因突变最常用的样本来源是肿瘤的病理组织或细胞学标本,但是组织取材均为有创操作,有时难以实施,且这些操作受肿瘤大小、部位、患者一般情况等影响,有时不能取得满意的组织或组织量太少不能进行基因突变检测。并且随着疾病的进展和EGFR-TKIs耐药性的出现,常常需要再次进行分子生物学检测,而组织取材为有创操作,不能便捷、反复进行。近些年血浆游离DNA(ctDNA)被认为是一种可能代替肿瘤组织用来检测肿瘤特异性改变的样本。肿瘤组织、肿瘤细胞坏死及脱落的肿瘤细胞进入血液后凋亡释放游离DNA进入外周血。ctDNA用于肿瘤突变检测优势在于:操作无创;在疾病的任一进程中都可获取;可以作为一种肿瘤标记物,实现实时检测和动态监测;克服肿瘤组织的异质性。因此,使用外周血游离DNA监测患者EGFR基因突变状态,探索患者EGFR-TKI耐药机制及预测预后成为一条可行的途径。然而,目前使用ctDNA检测EGFR基因突变仍有一些技术上的挑战。1)ctDNA含量因人而异,并且大多数人含量较低;2)ctDNA片段相对小,约为180bp:3)ctDNA中肿瘤相关的DNA所占比例不同人差别较大,并且常因比例小而难以测出;4)以前的研究显示,与肿瘤组织相比,ctDNA检测EGFR突变灵敏度仅为43-66%。因此,高灵敏度的ctDNA EGFR基因突变检测技术的发展十分重要。
综上所述,本领域迫切需要一种能够基于非肿瘤组织,高灵敏度、高准确性和高可靠性地检测患者中EGFR外显子19缺失突变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泛生子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泛生子基因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4049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