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09217.6 | 申请日: | 2016-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5080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发明(设计)人: | 高畑利彦;竹谷英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电装 |
主分类号: | G01P15/08 | 分类号: | G01P15/08;H01L23/02;H01L23/26;H01L29/84 |
代理公司: | 72002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殿军<国际申请>=PCT/JP2016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半导体 装置 及其 制造 方法 | ||
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具备以下工序:准备第1基板(10);在上述第1基板的一面(10a)形成Ti层(40b)成为最表面的金属膜、将该金属膜布图从而形成第1焊盘部(17);准备第2基板(20);在上述第2基板的一面(20a)形成Ti层(41b)成为最表面的金属膜、将该金属膜布图从而形成第2焊盘部(24);通过将上述第1基板及上述第2基板真空退火,将形成在上述第1焊盘部及上述第2焊盘部的上述Ti层上的氧化膜除去,将上述第1焊盘部与上述第2焊盘部接合。
关联申请的相互参照
本申请基于2015年2月10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5-24321号主张优先权,这里引用其记载内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第1基板和第2基板被接合且在第1基板与第2基板之间配置有传感部的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这种半导体装置,提出了具有检测加速度的传感部的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具体而言,在该半导体装置中,在第1基板与第2基板之间配置有检测加速度的传感部。此外,在第1基板形成有与传感部电连接的第1焊盘部,在第2基板的与第1焊盘部对置的部分形成有第2焊盘部。并且,这些第1焊盘部与第2焊盘部被接合而被电连接。另外,第1焊盘部及第2焊盘部由以铝为主成分的材料构成。
但是,在这样的半导体装置中,由于第1、第2焊盘部由以铝为主成分的材料构成,所以在第1、第2焊盘部的表面形成的氧化膜(自然氧化膜)非常坚固。并且,在将第1焊盘部与第2焊盘部接合时,为了将第1、第2焊盘部电连接而必须在除去了形成于第1、第2焊盘部的氧化膜的状态下进行接合,但为了将该氧化膜除去,在将第1、第2焊盘部接合前及接合时必须使温度非常高,或使接合时的载荷非常大。因此,通过设为这样的状态,传感部的特性有可能变化。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50320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抑制传感部的特性变化的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技术方案,是一种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上述半导体装置具备:第1基板,具有一面;第2基板,具有一面,以该一面与上述第1基板的一面对置的状态而与上述第1基板接合;传感部,配置在上述第1基板与上述第2基板之间;第1焊盘部,形成在上述第1基板的一面,与上述传感部电连接;以及第2焊盘部,形成在上述第2基板的一面,与上述第1焊盘部电连接;上述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具备以下工序:准备上述第1基板;在上述第1基板的一面形成Ti层成为最表面的金属膜,通过将该金属膜布图而形成上述第1焊盘部;准备上述第2基板;在上述第2基板的一面形成Ti层成为最表面的金属膜,通过将该金属膜布图而形成上述第2焊盘部;通过将上述第1、第2基板进行真空退火,除去在上述第1焊盘部及上述第2焊盘部的上述Ti层上形成的氧化膜;将上述第1焊盘部与上述第2焊盘部接合。
由此,由于以使Ti层成为最表面的方式形成第1、第2焊盘部,所以通过进行真空退火,与形成在Al等的表面的氧化膜相比,氧化膜中的氧更容易进入到Ti层内,此外由于氧化膜较脆弱(容易被分解),所以能够容易地将形成在Ti层的表面的氧化膜除去。因而,能够抑制将氧化膜除去时的工序影响到传感部,能够抑制传感部的特性变化。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技术方案,半导体装置具备:第1基板,具有一面;第2基板,具有一面,以该一面与上述第1基板的一面对置的状态而与上述第1基板接合;传感部,配置在上述第1基板与上述第2基板之间;第1焊盘部,形成在上述第1基板的一面,与上述传感部电连接;以及第2焊盘部,形成在上述第2基板的一面,与上述第1焊盘部电连接。此外,上述第1焊盘部、上述第2焊盘部为表面含有Ti的层,该包含Ti的层彼此被接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电装,未经株式会社电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092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甘蔗宿根修整机
- 下一篇:新型营林树木修枝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