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形貌可控的硫化银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07124.2 | 申请日: | 2016-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4518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发明(设计)人: | 田庆华;邓多;郭学益;陆鼎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G5/00 | 分类号: | C01G5/00;B82Y30/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长沙朕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3213 | 代理人: | 魏龙霞 |
地址: | 41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形貌 可控 硫化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形貌可控的硫化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含硫氨基酸、银源和分散剂混合得到混合溶液;其中,控制混合溶液中银离子浓度为0.001~0.5mol/L、含硫氨基酸的加入量为银源中银离子的物质的量的0.5-2倍、分散剂的加入量为银源质量的0.2~2倍、混合溶液的pH值为9~11;所述含硫氨基酸选自蛋氨酸、半胱氨酸和胱氨酸中的一种或几种;
(2)然后将混合溶液在120~200℃下反应4~12小时,最后将反应得到的产物离心、洗涤、干燥,即得到所述形貌可控的硫化银;所述硫化银的形貌为球形硫化银、米粒状硫化银、八面体硫化银、切角立方体硫化银、立方体硫化银、片状硫化银中的任一种;
当控制混合溶液中银离子的浓度为0.001~0.003mol/L、含硫氨基酸与银离子物质的量之比为(1~2):1、分散剂加入量为银源质量的0.25~2倍、溶液pH值为10~11、反应温度为140~200℃时,得到的硫化银为球形硫化银;
当控制混合溶液中银离子的浓度为0.004~0.006mol/L、含硫氨基酸与银离子物质的量之比为(0.8~1.2):1、分散剂加入量为银源质量的0.25~2倍,溶液pH值为9,反应温度为140~180℃时,得到的硫化银为米粒状硫化银;
当控制混合溶液中银离子的浓度为0.003~0.01mol/L、含硫氨基酸与银离子物质的量之比为(0.5~0.8):1、分散剂加入量为银源质量的0.2~0.3倍、溶液pH值为10~11、反应温度为120~160℃时,得到的硫化银为八面体硫化银;
当控制混合溶液中银离子的浓度为0.09~0.12mol/L、含硫氨基酸与银离子物质的量之比为(0.8~1):1、分散剂加入量为银源质量的0.5~2.0倍、溶液pH值为9.5~11、反应温度为160~200℃时,得到的硫化银为切角立方体硫化银;
当控制混合溶液中银离子的浓度为0.13~0.2mol/L、含硫氨基酸与银离子物质的量之比为(1~1.5):1、分散剂加入量为银源质量的0.25~1.0倍,溶液pH值为9.5~10.5,反应温度为160~200℃时,得到的硫化银为立方体硫化银;
当控制混合溶液中银离子的浓度为0.3~0.5mol/L、含硫氨基酸与银离子物质的量之比为(1~2):1、分散剂加入量为银源质量的0.5~1.5倍、溶液pH值为9~11、反应温度为180~200℃时,得到的硫化银为片状硫化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银源选自硝酸银溶液、银氨溶液、乙酸银溶液和三氟乙酸银溶液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分散剂选自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二醇、明胶、阿拉伯树胶中一种或几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0712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安全厨具架
- 下一篇:ZnO空心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