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药组合物的新用途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92520.2 | 申请日: | 2016-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695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2 |
发明(设计)人: | 张则平;苏瑞强;林峰;张微 | 申请(专利权)人: | 鲁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744 | 分类号: | A61K36/744;A61K9/30;A61K9/16;A61P2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005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药 组合 用途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的新用途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风湿痹症药物中的新用途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医药领域。
背景技术
CN1616012A公开了一种中药组合物,该组合物由茵陈提取物、栀子提取物、黄芩提取物和金银花提取物组成,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的功能,临床上用于治疗湿热毒邪内蕴所致的急性、慢性肝炎和重症肝炎(I型),也可用于其他型重症肝炎的综合治疗。本发明的药品名称为茵栀黄颗粒,批准文号是国药准字Z20030028;或茵栀黄片,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Z20050121。两种药品均为鲁南厚普制药有限公司的中成药品种。CN1709436A公开了一种茵栀黄含片及其制备检测方法,CN1709437A公开了一种茵栀黄分散片及其制备检测方法,CN1709438A公开了一种茵栀黄滴丸及其制备检测方法,以上三件茵栀黄剂型专利均为鲁南厚普制药有限公司已授权专利。
风湿痹症是临床常见的一类疑难病、多发病,同时也是一种顽疾,泛指影响骨骼、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肌肉、滑囊、肌腱和筋膜等的一类疾病。风湿痹证发生发展的因素非常复杂,是在内外因同时起作用的情况下发生的。《内经.素问》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风、寒、湿三气痹着日久,肝肾不足,气虚两虚,风寒湿着。症见跛行难愈,腰膝疼痛,关节微肿或屈伸不利,甚则肢节麻木不仁,或瘫痪难起。或游走不定,每逢阴天则痛剧,喜暖恶冷,肢末欠温,常见舌质淡、苔白,脉细弱。肾主骨、肝主筋,风寒湿三气杂至,尤以寒湿为重,日久着于经络、筋骨,肝肾两亏,气血受损,此时治宜祛风除湿,通经活络,强筋健骨,补益肝肾。可见,风、寒、湿邪是风湿痹证发生的外部因素,是标;正气不足是风湿痹证发生的内因,是本。
风湿痹症是中医学概念,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RA)、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硬化症、干燥综合征、白塞氏综合征、血管炎、骨质增生、脊椎炎、肩周炎、骨关节炎以及腰肌劳损、慢性腰腿疼等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生病变的部位呈现肿胀、灼热、剧痛,滑膜组织增生,软骨损毁,以及关节红肿热痛,肿胀变形并累及一个或多个关节,甚至关节腔内有液体渗出,功能受限(晨僵),有的造成终身残疾,生活质量显著下降。
风湿痹症证型复杂、病程绵长、病情多变,单一疗法奏效很慢,临床用药须合理搭配,多种疗法并用以提高疗效。通常情况下,临床上治疗风湿痹症采用糖皮激素和非甾体类的化学合成药物,例如布洛芬、醋氯芬酸及萘普生,同时配合甾体类激素如可的松、泼尼松。然而,这些药物仅能缓解炎性反应,暂时缓病人的症状,往往治标不治本,顾此失彼,且毒副作用大、药物依赖性强,长期用药损害肝、肾等脏器功能,并可带来胃肠道溃疡、心血管并发症、骨质疏松以及库欣综合征等诸多毒副作用。
中医学对风湿病的认识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近20多年来,风湿病学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出现之后,中医药在该领域的优势越来越明显。中医能从能从风湿痹症整体出发,辨证论治,临床疗效确切,副作用小、简便易行,因而倍受青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风湿痹症的中药组合物。
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上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上述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风湿痹症的药物中的新用途。
具体地:
该中药组合物已于2005年05月18日在CN1616012A的专利申请中公开,所述中药组合物中各原料药的重量配比为:
茵陈提取物12-30重量份栀子提取物5-15重量份
黄芩提取物(以黄芩苷计)40-90重量份金银花提取物6-20重量份。
优选地,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中各原料药的重量配比为:
茵陈提取物15-25重量份栀子提取物8-12重量份
黄芩提取物(以黄芩苷计)50-70重量份金银花提取物10-15重量份。
优选地,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中各原料药重量配比为:
茵陈提取物20重量份 栀子提取物10.65重量份
黄芩提取物(以黄芩苷计)66.65重量份金银花提取物13.35重量份。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中各原料药的最佳重量配比为:
茵陈提取物20重量份栀子提取物10.7重量份
黄芩提取物(以黄芩苷计)66.7重量份金银花提取物13.3重量份。
优选地,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所述的茵陈为绵茵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鲁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鲁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925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乳腺炎护理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数据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