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制动电磁制动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90612.7 | 申请日: | 2016-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3806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朱才文;阮社良;赵莱福;朱筱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创新电磁离合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65/14 | 分类号: | F16D65/14;F16D121/20 |
代理公司: | 湖州金卫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2 | 代理人: | 赵卫康 |
地址: | 242000 安徽省宣城***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动 电磁 制动器 | ||
本发明涉及电磁制动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双制动电磁制动器,包括磁轭组件、衔铁、制动盘、制动弹簧和端盖,所述制动盘的左右两侧设有摩擦片,所述制动弹簧的两端分别抵接在所述磁轭组件和所述衔铁上,所述磁轭组件包括磁轭,所述磁轭靠近所述衔铁一侧的端面内设有至少两组线圈组,每组所述线圈组包括至少两个间隔设置且通过导线串联的线圈,所述衔铁均分为与所述线圈组数量相等的衔铁块,每个所述衔铁块单独由一组所述线圈组吸合,并通过所述制动弹簧进行单独复位。本发明通过设置多组线圈组和多个导磁块形成多组电磁铁,每组电磁铁组能够单独吸合衔铁块,避免任意一组线圈出现问题而使离合器失效,大大提高了离合器的安全系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磁制动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双制动电磁制动器。
背景技术
电磁制动器,又称电磁离合器,安装于电机的转轴或旋转装置上,通过电磁力的作用控制机械摩擦盘的离合实现部件的制动控制,实现快速制动或准确定位,是电梯中最为常用的机械制动器。现有的电磁离合器,例如:申请号200920209747.2中国发明所述的一种具有双制动主弹簧的电磁制动器,包括固定杆、衔铁、电磁铁、制动主弹簧、调整套和后盖板,所述电磁铁设置在衔铁的一侧,所述的后盖板设置在电磁铁的另一侧,固定杆依次穿过后盖板边缘的通孔和衔铁边缘的通孔,制动主弹簧的一端穿过电磁铁中部的通孔与衔铁相抵,另一端塞在调整套中。其缺点在于,衔铁只采用了一个线圈来进行制动,当线圈发生短路时,该制动器失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制动电磁制动器,实现单独制动,安全系数高。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双制动电磁制动器,包括磁轭组件、衔铁、制动盘、制动弹簧和端盖,所述制动盘设置在所述衔铁与所述端盖之间,所述制动盘的左右两侧设有摩擦片,所述制动弹簧的两端分别抵接在所述磁轭组件和所述衔铁上,使所述衔铁压紧所述摩擦片,所述磁轭组件包括磁轭,所述磁轭靠近所述衔铁一侧的端面内设有至少两组线圈组,每组所述线圈组包括至少两个间隔设置且通过导线串联的线圈,所述衔铁均分为与所述线圈组数量相等的衔铁块,每个所述衔铁块单独由一组所述线圈组吸合,并通过所述制动弹簧进行单独复位。
作为优选,所述磁轭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线圈的线圈安装槽,位于同一线圈组内的相邻两个所述线圈安装槽通过线槽连通,所述线圈安装槽内设有导磁部,所述线圈套在所述导磁部上。
作为优选,所述磁轭上设有出线槽,所述出线槽连通两个位于不同线圈组内的线圈安装槽。
作为优选,所述导磁部上设有一对安装孔,所述制动弹簧安装在所述安装孔内。
作为优选,所述磁轭上设有导向孔,所述导向孔内插设有空心的导向套,所述导向套沿所述导向孔轴线滑动,所述导向套内螺接有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的两端分别螺接在所述磁轭上和所述端盖上,所述衔铁块套设在所述导向套上相对所述导向套轴向方向移动。
作为优选,所述衔铁为圆环形结构,所述衔铁块拼合后形成完整的圆环。
作为优选,所述衔铁块上设有插槽,所述插槽由衔铁块外边缘指向所述衔铁块内边缘,且所述插槽为单向开口,其开口位于所述衔铁块的外边缘,所述插槽内插设有铝条。
作为优选,所述铝条的横截面为“工”字形结构,所述插槽的横截面为矩形结构。使铝条与衔铁块之间形成间隙,便于空气流通,提高散热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衔铁块位于所述制动盘一侧的端面上设有呈网格状分布的防滑纹,在所述防滑纹围成的网格内设有与所述插槽连通的通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设置多组线圈组和多个导磁块形成多组电磁铁,每组电磁铁组能够单独吸合衔铁块,避免任意一组线圈出现问题而使离合器失效,大大提高了离合器的安全系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创新电磁离合器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创新电磁离合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906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