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量子点薄膜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63701.2 | 申请日: | 2016-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732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4 |
发明(设计)人: | 查国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44300 深圳翼盛智成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黄威 |
地址: | 430079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量子 薄膜 及其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量子点薄膜及其制作方法,所述量子点薄膜包括第一基材层、第二基材层、量子点发光层以及至少两个光阻部;所述第二基材层与所述第一基材层对置;所述量子点发光层和所述光阻部都位于所述第一基材层和所述第二基材层之间,所述光阻部位于所述量子点发光层的周缘;所述量子点发光层包括阻隔层和位于所述阻隔层内的量子点层。本发明的量子点薄膜及其制作方法,能够防止量子点薄膜出现蓝色失效边缘,由于不需要在边缘制作油墨层和黑色矩阵,因此减小了面板尺寸。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量子点薄膜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提高色域的方式包括调整背光源峰值的位置、采用红绿荧光粉、量子点材料的背光以及调整彩色滤光片的通带位置与半峰宽等。目前显示器是采用蓝光发光二极管激发红色或者绿色的量子点薄膜进行发光,其中量子点薄膜的发光线宽为30nm左右,窄线宽保证了背光的纯色性。
现有的量子点的材料具有水氧敏感性。因此,在制备量子点薄膜的过程中,需要在量子点膜层的周缘制备水氧阻隔膜,以防止水氧侵袭量子点,而造成其效率下降乃至失效的问题。但是在具体地应用到显示器时,需要对量子点薄膜进行裁剪,使得剪裁后的量子点薄膜的边缘的水氧阻隔层失效,通常会出现0.3-2mm的边缘失效区。
因此在应用到背光模组中时,由于量子点薄膜边缘的水氧阻隔层失效,使得蓝光直接通过该失效边缘区形成蓝边的现象。
由于量子点薄膜距离显示输出区具有一定的间隔,为保证在大视角情形下,不会看到量子点薄膜的蓝色失效边缘,通常需要在显示器的边缘设置较宽的油墨区或者黑色矩阵结构以遮挡边缘的漏蓝光现象,但是这样会增大面板的尺寸,不利于窄边框的设计。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量子点薄膜及其制作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量子点薄膜及其制作方法,以解决现有量子点薄膜容易出现蓝色失效边缘,导致面板的尺寸比较大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量子点薄膜,其包括:
第一基材层、第二基材层、量子点发光层以及至少两个光阻部;所述第二基材层与所述第一基材层对置;所述量子点发光层和所述光阻部都位于所述第一基材层和所述第二基材层之间,所述光阻部位于所述量子点发光层的周缘;所述量子点发光层包括阻隔层和位于所述阻隔层内的量子点层。
在本发明的量子点薄膜中,在同一纵截面中,所述光阻部包括第一光阻部和第二光阻部,所述第一光阻部和所述第二光阻部位于所述量子点发光层的同一侧,所述第一光阻部的厚度和所述第二光阻部的厚度之和与所述第一基材层和第二基材层之间的间距相等。
在本发明的量子点薄膜中,所述第一光阻部的厚度和所述第二光阻部的厚度相等。
在本发明的量子点薄膜中,所述第一光阻部与所述第二光阻部延水平方向对称。
在本发明的量子点薄膜中,所述光阻部的纵截面的形状为三角形,所述光阻部具有一底边,所述底边的边长位于第一预设范围内,所述底边靠近所述第一基材层或所述第二基材层侧。
在本发明的量子点薄膜中,所述光阻部具有内侧面,所述内侧面与所述量子点发光层相邻,所述阻隔层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基材层的内表面和所述第二基材层的内表面上,所述阻隔层的剩余部分位于所述光阻部的内侧面上。
在本发明的量子点薄膜中,所述光阻部的材料为光刻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637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泛光灯散热座(D6R)
- 下一篇:泛光灯散热座(D11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