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刺李地仙桃风味吐司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1162863.4 申请日: 2016-12-15
公开(公告)号: CN106720045A 公开(公告)日: 2017-05-31
发明(设计)人: 刘薇 申请(专利权)人: 南陵县玉竹协会
主分类号: A21D13/06 分类号: A21D13/06;A21D2/36;A23L33/105;A23L33/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41300 安***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仙桃 风味 吐司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烘焙食品领域,具体涉及以刺李、地仙桃为原料,加入具有保健功效的中药材,制得的一种刺李地仙桃风味吐司。

背景技术

刺李,又名茶茹,为虎耳草科茶藨子属下的变种大刺茶藨子的果实,灌木,极少乔木,高4-8米。花期4月,果期8月。气微,味酸,性平,具有健胃的功效,主治萎缩性胃炎、胆汁缺乏病。

地仙桃,又名琉璃草、接骨仙桃草、马非,是紫草科植物梓木草或大紫草的果实,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20~40厘米,夏季开花,9月果熟。味甘辛,性温。具有温中散寒、消肿止痛的功效,主治明脘冷痛作胀、泛吐酸水、跌打肿痛、骨折。

厚叶川木香,别名青木香木香,是桔梗目菊科川木香属多年生莲座状草本。性温,味辛、苦。有疏肝理气、健胃止痛之效,常用于慢性胃肠炎、消化不良、支气管炎。

藏茴香,是双子叶植物药伞形科植物,蕡蒿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味辛、甘,性温具有温中健脾、驱风祛寒功效。用于治寒滞胃痛、胃寒呃逆、腰痛、寒滞腹痛、疝气。

甘松,又名甘香松、香松,是败酱科植物甘松的干燥根及根茎,多年生草本,高20-35cm,花期8月。味辛、甘,性温,具有理气止痛、醒脾健胃的功效,主治脘腹胀痛、不思饮食、牙痛、脚气。

吐司,是用长方形带盖或不带盖的烤听制作的听型面包。吐司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少量维生素及钙、钾、镁、锌等矿物质,口味多样,易于消化、吸收,食用方便,在日常生活中颇受人们喜爱。以刺李、地仙桃为主要原料,厚叶川木香、藏茴香、甘松为保健原料,生产出一种刺李地仙桃风味吐司,目前还未见报道和产品上市。

发明内容

本发明以刺李、地仙桃为原料,同时添加厚叶川木香、藏茴香、甘松开发出一种刺李地仙桃风味吐司。填补了国内使用这类原料制作吐司的一项空白。

一种刺李地仙桃风味吐司,采用以下步骤制作:

A.刺李预处理:取表皮完整、新鲜的刺李,去核,洗净,沥干体表水,放入装有60-80目网筛的制浆机中打浆,制得刺李果浆;

B.地仙桃预处理:地仙桃预处理:取新鲜的地仙桃,洗净,切成2-3厘米长的碎段,后加入地仙桃碎段重0.3-0.5%的纤维素酶,0.2-0.4%的果胶酶,加热至38-42℃,保持30-40分钟,后装入有80-100网筛的打浆机进行打浆,制得酶解地仙桃泥;

C.中药材预处理:按一定比例取中药材厚叶川木香、藏茴香、甘松,加入原料中药材重10-15倍的水,入中药煎煮机,煎煮30-60分钟,除去中药渣,制得中药浆;

D.面团的制作:取黄油适量室温下软化,后加入鸡蛋适量打散成黄油蛋液,取高筋面粉80-100重量份,入和面机,加入黄油蛋液16-23重量份,奶粉3-5重量份,细砂糖12-16重量份,耐高糖酵母1-1.3重量份,细盐0.9-1.2重量份,刺李果浆22-28.5重量份,酶解地仙桃泥22-28.5重量份,中药浆2-3重量份,水适量,搅拌均匀,启动程序,和面15-20分钟,至面团的完全阶段;

E.第一次发酵、醒发:将面团入模具中,覆保鲜膜放入发酵箱,控制温度25-30度,发酵至面团成2-2.5倍大,取出排气,覆保鲜膜常温下发酵15-20分钟;

F.整形、第二次发酵:将面团擀成椭圆形,翻面卷起,捏紧收口处,松弛10分钟,反复2次后放入模具,覆保鲜膜入发酵箱,控制温度36-40度,发酵至模具8分满;

G.烘烤、成型:设置烤箱温度175-180℃,烤箱下层烘烤35-40分钟,取出脱模,常温下冷却后切成厚薄均匀的片状;

H.包装、贮藏:将成型的刺李地仙桃风味吐司用食品级包装物进行包装,经检验合格,贮存于干燥、通风的库房中。

本发明步骤C中一定比例的中药材为以下原料重量比: 厚叶川木香30-40%、藏茴香30-35%、甘松30-35%。

本发明步骤D中,面团的完全阶段,即面团可以拉出薄膜,捅破后破洞边缘光滑;

本发明步骤E中,第一次发酵后的面团,以手指沾面粉戳洞后,洞口不回缩不塌陷为佳。

本发明的作用机理:

刺李,健胃;地仙桃,温中散寒、消肿止痛;厚叶川木香,疏肝理气、健胃止痛;藏茴香,温中健脾、驱风祛寒;甘松,理气止痛、醒脾健胃。利用以上五味中药相互配伍,协同生效,固达温中健胃、理气止痛的功效。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陵县玉竹协会,未经南陵县玉竹协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628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