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近阈值区稳定工作的全对称在线监测单元与控制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59659.7 | 申请日: | 2016-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030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单伟伟;戴文韬;时龙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3K5/00 | 分类号: | H03K5/00;G06F11/30;G06F15/78 |
代理公司: | 江苏永衡昭辉律师事务所32250 | 代理人: | 王斌 |
地址: | 21009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阈值 稳定 工作 对称 在线 监测 单元 控制电路 | ||
1.一种近阈值区稳定工作的全对称在线监测单元,由一个锁存器、一个数据跳变监测器构成,所述的在线监测单元的输入信号为系统工作时钟信号(CK)和数据输入信号(D);输出信号为数据输出信号(QF)和预警信号(Pre_error),数据输入信号(D)连接到锁存器的数据输入端和数据跳变监测器的数据输入端1,时钟信号(CK)连接到锁存器和数据跳变监测器的时钟输入端,将锁存器内部的数据输入信号(D)的非信号(DN)引出连接到数据跳变监测器的数据输入端2,锁存器的输出为数据输出信号(QF),数据跳变监测器的输出为预警信号(Pre_error);
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跳变监测器由4个NMOS管、3个PMOS管和3个反相器构成,其输入为数据输入信号(D)、数据输入信号(D)的非信号(DN)、系统工作时钟信号(CK),输出信号为预警信号(Pre_error);其中,时钟信号(CK)与PMOS管M1的栅极连接,PMOS管M1的源极与电源VDD相连,PMOS管M1的漏极(VVDD)与PMOS管M2的源极(VVDD)、PMOS管M6的源极(VVDD),NMOS管M3的漏极(VVDD)、NMOS管M5的漏极(VVDD)相连,同时PMOS管M1的漏极(VVDD)还连接到反相器INV3的输入端;数据输入信号(D)与PMOS管M2的栅极和NMOS管M4的栅极相连;PMOS管M2的漏极(V1)与NMOS管M3的源极(V1)以及NMOS管M4的漏极(V1)相连,同时PMOS管M2的漏极(V1)还连接到反相器INV1的输入端;PMOS管M6的漏极(V3)与NMOS管M5的源极(V3)以及NMOS管M7的漏极(V3)相连,同时PMOS管M6的漏极(V3)还与反相器INV2的输入端相连; NMOS管M4的源极和NMOS管M7的源极与地VSS相连;数据输入信号(D)的非信号(DN)与PMOS管M6的栅极和NMOS管M7的栅极连接,反相器INV1的输出(V2)与NMOS管M5的栅极连接,反相器INV2的输出(V4)与NMOS管M3的栅极连接,反相器INV3的输出即为预警信号(Pre_error)。
2.一种近阈值区稳定工作的全对称在线监测单元的控制电路,主要包括三部分:分别设置在x条关键路径末端的x个在线监测单元、m个n输入动态或门、时钟控制及动态门复位信号产生模块,x、m和n均为正整数,其特征在于:
所述m个n输入动态或门实时收集所述x个在线监测单元产生的x个预警信号(Pre_error01~Pre_errorx)并进行或操作,产生一个总预警信号(Or_error)传输给时钟控制及动态门复位信号产生模块;时钟控制及动态门复位信号产生模块接收到有效的总预警信号(Or_error)后,立即将系统工作时钟(CK)暂停一个周期然后传递给每一个时序逻辑,同时产生动态门复位信号(irstn)并传递给每一个n输入动态或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近阈值区稳定工作的全对称在线监测单元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n输入动态或门由3个PMOS、n+1个NMOS和一个反相器INV组成,其中, NMOS管MN1至NMOS管MNn的栅极分别与n个预警信号(Pre_error01~Pre_errorn)相连,NMOS管MN1至NMOS管MNn的源极与NMOS管MN0的漏极相连,NMOS管MN1至NMOS管MNn的漏极(V)与PMOS管MP0和PMOS管MP2的漏极(V)连接,同时该漏极(V)作为反相器INV的输入;NMOS管MN0和PMOS管MP0的栅极与动态门复位信号(irstn)连接,NMOS管MN0的源极与地VSS连接,PMOS管MP1的源极和栅极、PMOS管MP0的源极均与电源VDD连接,PMOS管MP1的漏极与PMOS管MP2的源极连接,PMOS管MP2的栅极与反相器INV的输出(Or_error)连接,反相器INV的输出(Or_error)即为总预警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5965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