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苹果酵素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09097.5 | 申请日: | 2016-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217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田怀香;申永波;陈臣;于海燕;何玉洁;张雅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L2/38 | 分类号: | A23L2/38;A23L33/135;A23L33/14;A61K36/73;A61P17/10;A61P31/04;A61K8/99;A61K8/9728;A61K8/9789;A61Q19/08;A61Q17/00;A61K35/747;A61K35/741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吴宝根;马文峰 |
地址: | 20023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苹果 酵素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苹果酵素及制备方法,即将苹果将榨汁后与纯净水混匀,在所得苹果汁体积百分比为5‑20%的原料混合物中加入为原料混合物总重量1‑5%的葡萄糖,然后调pH值5.0‑7.0,灭菌,所得发酵原料液采用由毕赤酵母菌种子液:植物乳杆菌种子液的体积比为1:1‑5的组成混合菌种,控制温度25‑35℃进行第一次发酵12h~48h,所得第一次发酵液采用醋酸菌种子液控制温度为25‑35℃进行第二次发酵12‑36h,然后灭菌,即得苹果酵素成品。所得苹果酵素成品与自然发酵相比,其对痤疮丙酸杆菌具有明显抑菌效果,其对DPPH清除率IC50为0.43%。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苹果酵素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根据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的定义,酵素是指以果蔬或其他动、植物等为原料,采用自然或人工接种微生物发酵工艺,后经提取所制得的具有某些特定功能的发酵制品。酵素不仅保存了发酵原料中原有的营养物质,如多酚类、黄酮类、花青素等,而且通过有益菌的发酵代谢产生了一些新的生物活性成分,如有机酸,氨基酸等。与发酵前相比,微生物的转化使得这些小分子物质更易于人体吸收。
近十年,微生物酵素功能性制品产业在全球开始大规模兴起,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日本、台湾等地区开始采用纯种发酵进行生产。纯种发酵是在成分单一的发酵基质中,仅接入一种或几种微生物,通过对该微生物的培养,得到纯度较高的单一性产物。不同于自然发酵,其发酵时间短,易控制,十分适合酵素的产业化生产。但是为使发酵顺利进行,要求人工扩大的菌种不得被污染。因而对发酵设备和环境要求较高,要有严格的灭菌措施和空气净化系统。发酵用菌种也必须是经严格研究后筛选出的最适合生产的菌种。
苹果酵素不仅保持了苹果原初营养和风味,还将赋予其益生菌所产生的抗氧化活性,为消费者提供新的功能性产品。但目前的水果酵素制作主要存在:发酵时间长,影响水果原料稳定性;发酵菌种性能和稳定性差,影响酵素中天然的活性物质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为了解决现有水果酵素生产过程中发酵时间过长影响酵素活性,菌种性能不稳定等问题而提供一种苹果酵素的制备方法,该苹果酵素的制备方法具有生产过程中发酵时间短的优点。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上述一种制备方法所得的苹果酵素,该苹果酵素具有抗氧化活性高,且能有效抑制痤疮丙酸杆菌生长等优点,适合应用于饮料和化妆品领域。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苹果酵素,即以新鲜成熟度好的苹果为主材料,以毕赤酵母菌
(1)、菌种的选取
本发明所用的植物乳杆菌
本发明所用的毕赤酵母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未经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0909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