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汽车底盘防撞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40718.9 | 申请日: | 2016-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4118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王祖光;钟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衡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1/15 | 分类号: | B62D21/15;B62D21/09;B60K1/04;B60R19/18;B60R19/3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林乐飞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杭州市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汽车底盘 系统 | ||
1.一种电动汽车底盘防撞系统,其特征在于:由前端底盘子系统(1)、中端底盘子系统(2)和后端底盘子系统(3)构成,所述前端底盘子系统(1)包括前吸能盒(12)以及与前吸能盒(12)连接的前防撞梁(13),所述中端底盘子系统(2)包括动力电池组(21)、用于安装动力电池组(21)的立体箱壳(22)以及设置于立体箱壳(22)两侧的纵梁(23),所述后端底盘子系统(3)包括后防撞梁(31)、一端与后防撞梁(31)连接的后吸能盒(32)、与后吸能盒(32)另一端连接的桁架框(33)、设置于桁架框(33)内且一端与桁架框(33)连接的缓冲弹簧(34)以及设置于缓冲弹簧(34)另一端的缓冲轴(35),两所述缓冲轴(35)与所述桁架框(33)成三角形状布置,且两所述缓冲轴(35)分别与两纵梁(23)连接,在所述立体箱壳(22)的上方设置有乘员框架(24),所述乘员框架(24)与后防撞梁(31)之间通过缓冲梁(36)连接,两所述缓冲梁(36)对称设置于后防撞梁(31)上,且在所述后防撞梁(31)与桁架框(33)之间还设置有用于缓冲的缓冲组件(37);所述缓冲组件(37)包括支撑轴(371)以及与受力方向平行设置吸能弹簧(372),两所述支撑轴(371)与后防撞梁(31)之间成三角形状布置,且两支撑轴(371)的连接端与桁架框(33)连接,另一端与后防撞梁(31)固定连接,所述吸能弹簧(372)设置于三角形状的中线上,且两端分别与支撑轴(371)的连接端和后防撞梁(31)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底盘防撞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桁架框(33)上设置有凸起(331),所述凸起(331)的一端面呈凹陷设置,所述凸起(331)的一端面通过后吸能盒(32)与后防撞梁(31)连接,所述缓冲弹簧(34)的一末端设置于凸起(331)一端的凹陷内且与桁架框(33)固定连接,缓冲弹簧(34)的另一端与两相互连接的缓冲轴(35)固定连接,两所述缓冲组件(37)对称设置于凸起(331)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汽车底盘防撞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吸能盒(32)包括表壳呈波纹状设置的壳体(321)、设置于壳体(321)内的弹簧座(322)以及设置于弹簧座(322)两端面上的外圆弹簧(323),两所述外圆弹簧(323)分别与壳体(321)的内侧壁连接,在所述壳体(321)的内侧壁上设置有限位块(324),两所述限位块(324)形成用于卡紧弹簧座(322)的限位卡槽(325),且限位块(324)对称设置于壳体(321)两对立的内侧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汽车底盘防撞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弹簧座(322)上设置有角座(326),在所述角座(326)上设置有角弹簧(327),所述角弹簧(327)的两端分别与壳体(321)和角座(326)连接,多个所述角弹簧(327)均匀设置于外圆弹簧(323)的圆周面上,且均与受力方向平行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底盘防撞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桁架框(33)与缓冲梁(36)之间设置有连接杆(4),若干所述连接杆(4)呈W状依次连接,且设置于桁架框(33)与缓冲梁(36)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底盘防撞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轴(35)与纵梁(23)之间设置有第一吸能盒(5),缓冲轴(35)与纵梁(23)分别设置于第一吸能盒(5)两端面上,且缓冲轴(35)设置于纵梁(23)的内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底盘防撞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箱壳(22)的结构形态采用椭圆形箱壳、多边形箱壳中的任意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电动汽车底盘防撞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箱壳(22)采用桁架搭建,在所述立体箱壳(22)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加固立体箱壳(22)及固定动力电池组(21)的隔板(221),若干所述隔板(221)横纵间隔交错设置,且在立体箱壳(22)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承托动力电池组(21)的托板(22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底盘防撞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乘员框架(24)上连接有行李盖板(61),所述行李盖板(61)内设置有内支撑板(62),若干所述内支撑板(62)呈M状依次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衡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衡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4071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身前端的碰撞保护系统
- 下一篇:出音管角度可调耳机